本文承接上文,主要讲述下为什么会有去中心化借贷?
这个逻辑我讲出来估计也是比较奇特。
商业世界的复杂不是一两句话,一两篇文章就说得清的,但是对于金融业的概念繁多,我深恶痛绝,我讨厌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的人对着公众讲一些大家无法理解的事情——虽然这样做情有可原,根据《影响力》这本书的理论,说服一个人不一定靠逻辑,靠对方无法理解的概念,可以更容易说服对方——只是,我不喜欢这么做。
上一篇文章《商业的逻辑和借贷的利率》讲述的事实也非常简单,只要资金周转率和毛利率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借贷是必然产物。因为没有多少人用自己的钱去发财,主要原因是效率太低了。去看看白手起家的故事,他们大都是精明而善用杠杆的人,去看看财务大亏损的故事,他们大都是判断失误还要使用杠杆的人。
借贷本质是用不属于现在的自己的钱去做属于自己的未来的事情。
然后,这里出现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借贷需要去中心化?
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所有DeFi中的Lending业务都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全局观,也没有任何发展的可能性。今天我们来试着回答这样一个棘手的核心问题。
去中心化借贷与中心化借贷
首先,各位朋友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借贷,多数时候不是因为做生意,而是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举了最普遍的例子,大学生的助学金贷款,我最佩服的一位学长家境贫寒,考入清华直博后,第四年我见到他,他说当年大学给的绿色通道他很感激,终于在清华读到第四年,把当年借的钱还清了——因为他连读大学的学费家里都负担不起,学校里的勤工俭学之星评选每次都是头名还是捉襟见肘,不过这位学长,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清华博士毕业的时候成为了清华十大学霸,拿了美国高校的奖学金资助去美国斯坦福大学,然后归国以三十岁出头的年纪成为清华博士生导师,他一路走来靠的全部是借贷——中心化借贷。
备注:学长的名字为“张如范”,在百度搜索“世界上最长的张如范”可以搜出来他的事迹。白手起家的商人值得佩服,白手起家的学者你听说过吗?其实,很多学术研究需要经费大家知道,大家知道很多学术研究者,其实并不是天生的富二代或者贵族,不要说穷人不适合学术研究,穷人不适合创业,穷人不适合搞艺术,感情穷人只适合搬砖了?
借贷就是一种力量,让你追逐自己的梦想,不管你的出身、背景与资源。
学长靠的全部是中心化借贷前些年和现在,大多数人也没有机会接触去中心化借贷。
更通俗的例子还有俩,第一,是买房子的时候要贷款,原因是A、小资金办大事儿对未来房市有信心;B,更加普遍的情况是:确实没有钱付全款,可是需要买房,因为这是所谓的“刚需”。
第二,小微企业创业的时候,可能需要资金周转也需要向银行贷款。以我本人为例,当年创立的传统贸易商企业,需要贷款,宁波银行让我以年缴税金额的十倍贷款,但是不允许大于50万,也就是说我只要去年企业交了5万以上的税,我就可以向银行贷款50万,当然,小微企业想贷款更多可能性也不大。
小微企业融资难,不是今天的问题,是历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都不容易,这一点也合情合理,小微企业朝不保夕,信用没有背书,银行凭什么借给你钱?
去中心借贷就存粹学术定义来说就是PeertoPeer,也就是P2P。
于是,才有了民间高利贷,才有了江浙一带的联名担保等等方式解决,但是,这些事儿伴随的法律和财务风险很高,并不能长久的稳定的解决问题。所以你知道阿里巴巴集团的口号“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对于小企业主小老板们有多大的诱惑,虽然他们只是打通渠道,并没有涉及贷款业务。
综上,你看到中心化借贷的问题是信用问题,信用够大则可以贷款更多,反之则小。学习好可以贷款,企业缴税多可以贷款,企业有固定资产都可以贷款。
都说区块链解决信用问题,在借贷业务上怎么解决?换句话说,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Copound和MakerDao等等借贷平台,凭什么存在与发展,何德何能锁着10亿美金级别的资产——不管是加密资产还是传统金融或者实物资产。
为了这个事儿,我请教行业内很权威的资深的专家朋友,不是专家不值得我去询问,不是朋友,得到的答案我担心不真实。
于是便有两种声音充斥在我的耳边,我给大家说一下,当然最后我也会给我自己的思考与观点:
第一种声音:
这个Compound也好makerdao也好,都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可以持续的,为什么呢?
第一,因为任何资产都有一个属性:可以被抵押。如果不可以被抵押,那怎么能算作资产呢?比如你的房子、车子甚至你的股票,都是可以抵押给银行获得一部分资金的,所以加密世界就需要去中心化借贷这样的服务,comp、makerdao只是应运而生的产物,是合理的。
第二,资本对冲理论。当然你直接卖了拿到一百块,现在抵押是75块,但是,你可以在资金周转之后把这个资产拿回来,比如我就是不想卖掉eth,只要在强制平仓前,我拿回来了,我所要付出的只是一点点利息,我就是喜欢eth或者btc这个资产。正如,我可以去抵押房产,但是我不想卖房产。本身如果eth下跌25%以上,我的抵押物可能会被没收一部分,再跌再没收,再跌到一定程度直接全部没收。当然涨价的时候也可以赎回资产,只需要付利息,这个抵押房产、股票等资产没有区别。
第三,利差盈利模式。流动性挖矿主要指的是各位借与贷的参与者,我这里说的却不是这个,而是平台自身的盈利基础,贷款出去10%,接受存款7%,那么利差就是3%这个利差就是平台盈利的基础。平台项目方盈利后就可以去市场上回购COMP等token通证,然后这个币因为供需关系和利好消息就升值,这里的基本逻辑是:大多数公链项目方都没有任何盈利逻辑,所以,在这个利差盈利的方式下已经很好的,属于一群侏儒3比身高,矬子拔将军。至少有盈利模式,类比交易所的平台币,靠交易费的一部分回购行为,去获得币价的稳定与增值。
第四,项目方有需求,机构有需求。,他们是大户借助稳定币系统至少可以把募集的资金变现70%,推论是,任何金融系统由机构和大户支持的时候才能长久,世界上的金融系统就是这么运转的,比如美国的股市,机构占比常年是大头,散户只是微弱的力量,但是美国的股市因此也非常稳健。
另一派观点:
第一,我有以太坊比特币,我为啥不直接卖了换钱,反而要打个7折75折去换钱,我傻呀;
第二,去中心化借贷比如Comp这样的项目方,如果没有流动性挖矿,流量很快流失,然后面临的就是流动性不足,无法兑付的跑路结局,基本热潮一过,就难以为继,有几个人会真的要去这个平台去满足借贷需求?还不是为了所谓的“流动性挖矿”。
第三,机构可以支持金融生态不假,可是comp上面锁着千万美金以上的机构也就BAT一家吧?为什么只有他一家,原因很简单,因为BAT项目方和COMP项目方关系很近,非常信任,所以这个信任是由人心决定的,和智能合约关系不大。
第四,COMP也没有去中心化,只是看起来用了智能合约,用智能合约不代表去了中心化。你去官网看下投票权,A16Z占比相当之大,而显示出的占比3%是对于全部币量的不是对于目前的流通量的,所以乘以系数后更加夸张,前二十名三十名之后,投票权几乎都是零。这怎么是去中心化?只是有个外套罢了。
这两种声音也是在我的脑海中盘旋和争论,有人说“人成熟的标志是能够接纳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还能正常行事”。我个人支持第一种观点,认为去中心化借贷是有必要且可以持续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就比第二种逻辑更加自洽,而是因为我希望整个世界出现不同的新的东西,或许去中心化借贷目前还不够完备,未来的发展可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当然,如果揪住几个bug不放,整个项目也就是镜花水月。
观察者的眼睛并不能停止投资者的步伐,我在本文只是陈述完备的观念与逻辑,供大家思考。
作者:村头二旧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