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区块链成十省市新基建规划“新担当” 数据确权“最亮眼”_区块链

协同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新基建”正在为我国数字经济按下快进键。

新基建并非新词汇。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中央以更高频次、更大力度强调新基建的重要性,各省市积极布局,行业加速跟进,一时间“新基建”成为热搜词。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将区块链正式纳入新基建范围。

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周年之际,作为新基建中的“新角色”,区块链在各省市新基建中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又被报以怎样的期待?《证券日报》记者对各省市新基建规划进行不完全统计梳理,一探究竟。

自4月20日新基建概念清晰界定后,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统计,在15个省市地方政府发布的新基建相关规划政策中有10个省市重点提及区块链技术及规划,区块链目标不一,整体较为务实,数据确权方面备受关注,并有多地规划区块链落地应用数量、类型、投入等相关指标。

火链科技CEO、火链研究院院长袁煜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各省市新基建规划来看,数字确权方面最为亮眼。首先,数字确权作为未来通往价值互联网的基础,具有广泛的正向外部性,这一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有赖于政府的公共投资;其次,数据确权过程涉及多领域协同,从立法层面、机制设计层面、交易流通环节都需要大量专业性机构的参与,政府主导这一过程能够更加有效的协调各方资源,加快相应的建设进程;再者,目前产业区块链发展尚处于行业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下的数据确权过程能够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同时激发市场创造活力。”

深圳将加快数据立法

探索建立数据确权等机制

目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网络正在使得数据共享更为便捷,但是却不能实现数据的确权以及数据价值的记录和流转,所以基于互联网数据无法成为资产。

数据要成为数字资产,最重要的是对数据进行确权。

传统的确权手段采用提交权属证明和专家评审的模式,但是缺乏技术可信度,且存在潜在的篡改等不可控因素。数据资产能够被确权,需要建立数据估值模型,为数据定价,方便安全的交易流转。区块链则成了实现数据资产化最好的技术载体。

《证券日报》梳理各省市相关新基建规划政策发现,各地新基建规划中区块链的发展目标差异明显,数据作为新基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的确权问题,正在备受重视。

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中对于数据确权方面表述较为具体,强调将加快数据立法。意见指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快数据立法,探索建立数据确权、交易、流通等机制;完善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创造条件促进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开放;提升数据资源价值,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资源交易平台,推进数据要素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加强对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

“区块链技术适合为数据确权,这是数据共享和数据保护的基础,可以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国际新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道:“数据要素是重要生产要素之一,是数字经济的重要驱动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数据使用和权利之间如何平衡,并建立数据交易市场,才能充分发挥数据的生产力作用。从深圳市相关文件来看,其探索数据要素核算,数据共享和权利保护,并建立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意义重大。”

袁煜明进一步指出,区块链技术在数据确权方面能够发挥最主要作用,区块链技术中链上数据不可篡改、数字签名、智能合约、加密手段以及可追溯的特性实现数字数据的所有权确定,对数据的产生、收集以及使用进行全流程过程管理,以及能够对信息泄露进行追溯追责,大大提升数据保护安全度,降低数据确权难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更好的发挥链上数据的经济价值,实现数据的价值传递。

除深圳之外,北京市新基建相关规划提出探索数据流通的安全可信度。《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表示,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提升行业数据交易、监管安全以及融合应用效果。结合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开展电子商务、电子交易以及跨境数字贸易的区块链应用,提高各类交易和数据流通的安全可信度。强调编制完善公共数据目录,统一数据接入规范标准,完善目录区块链的运行和审核机制,推进多层级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的共享开放。

零壹智库区块链分析师孙宇林《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区块链在数字资产交易中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就是资产映射问题,或者说是资产数字化问题。区块链在数字资产交易领域的应用将逐渐从最初的发币融资再找资产映射的流程转变为先锚定资产再确权交易的流程。”

另外,四川省在新基建相关文件中重点提及了数字版权,《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指出,将推动区块链在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物流仓储、数字版权、农产品溯源等领域创新应用,打造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区块链试点平台、“蜀信链”等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对《证券日报》记者总结道,数字资产的自身特性决定其定价交易方式与实物资产以及证券资产交易的巨大差异,而区块链有助于在数字资产归属确权、数字资产价值评价以及数字资产流通全链条监控方面带来大量价值,使得数字资产交易的摩擦成本大幅度降低,也使得数字资产交易从不可能成为可能。

聚焦区块链应用落地

多地明确相关指标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地明确规划了区块链应用各项指标,整体较为务实。

在应用数量上,福建省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中表示,有序部署建设区块链平台。在智能合约、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不动产、智慧城市等领域培育100个以上区块链典型应用;云南省在《云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中指出,建设区块链技术云平台,全面建成云南省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打造50个区块链应用。

在应用类型上,四川省将加快推进区块链隐私保护、跨链控制、网络安全等核心技术攻关、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其在《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提出,将推动区块链在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物流仓储、数字版权、农产品溯源等领域创新应用,打造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区块链试点平台、“蜀信链”等区块链基础设施等。

在应用投入上,《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对探索应用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相关规划指出,建立专业领域存证保全、电子取证、数字签名、密码管理等信息安全服务平台。规划实施7个项目,投资额约9亿元。

陈文阐述观点认为:“总体看,各省市对区块链应用指标较为务实,是值得期待的。区块链是技术底层架构,作为基础设施的基础技术,将构建新基建及数字经济的全新治理体系。区块链金融的场景开拓已经证明了区块链在推动金融新基建中的重要价值,而未来的产业区块链的全面开展将形成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全新经济运行模式。”

对于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全国的发展前景,孙宇林指出:“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大企业在区块链这一技术领域加速布局,中小企业则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在地区发展上,已经明显形成了北京、杭州和深圳三地引领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格局,其中北京市拥有比较好的区块链融资环境,杭州市聚集了一批区块链技术相对成熟的技术企业,深圳则拥有新技术应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31ms0-3:31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