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加密谷Live,作者:AlexTreece,翻译:Davida,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
华盛顿特区的美联储大楼
美国将采用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这样做完全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AlexTreece是Zabo的联合创始人,Zabo是一个使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能够轻松地将加密货币账户连接到他们的应用程序的平台。
问题不在于是否会发生,而在于何时发生。无论是在12个月、两年、五年还是十年内发生,都将对美国几十年的定位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不能尽早拥抱比特币,将损害美国的战略利益,并使首先采用它的竞争对手受益。
通过研究美国和其他国家今天如何管理其储备资产,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种过渡发生的逻辑。
以太坊L2协议Optimism将推出新一代故障证明方法Cannon:3月10日消息,据官方博客,以太坊L2协议Optimism宣布将推出新一代故障证明方法Cannon,与现在在L1上的整个交易中重新运行EVM的故障证明设计不同,Cannon只需要在链上执行单 minigeth MIPS指令,可以实现EVM等效性。另外,Cannon也可以实现理论上的最低calldata gas成本。[2022/3/10 13:48:18]
黄金帝国
如今,美国拥有2.61亿金衡盎司黄金,价值约475亿美元。
这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持有者--以很大的优势--是第二大持有者的两倍多。
从历史上看,美国拥有黄金有一个非常好的理由:美元与黃金挂钩。然而,美国在1971年打破了金本位制,开启了自此之后的货币时代。
量化交易公司Susquehanna成为TP ICAP加密平台的做市商:1月27日消息,全球最大经纪商之一TP ICAP宣布,已经添加量化交易公司Susquehanna,作为即将推出的现货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的做市商。该平台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Susquehanna Digital Assets是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的成员,已与Flow Traders、Jane Street和Virtu Financial一起成为TP ICAP加密平台的流动性提供商。他们将确保加密货币在交易平台上的买卖价格具有竞争力。(Finance Magnates)[2022/1/27 9:17:22]
那么,美国和其他国家究竟为什么要继续拥有这些黄金呢?
以下是央行家自己直接提供的一些原因。?
黄金是真正意义上的避险资产。它是针对任何重大经济、货币或地缘变化的保险策略。鉴于黄金具有充足的流动性和普遍的吸引力,各国在动荡时期可以很容易地将黄金变现为其他资产。?
声音 | Danny Charvez:长期来看比特币和美元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据分析师Danny Charvez表示,比特币和美元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当美元指数处于熊市趋势时,比特币是牛市,反之亦然。例如:自2017年4月10日起,美元指数累计下跌287天,从101.00跌至89.00,盘整后经历了反转。与此同时,比特币从1200美元涨到了2万美元,之后又回落。从2018年4月16日起,美元指数在63天内从89.00上涨到95.00。与此同时,比特币从9900美元跌至5800美元。Charvez指出,就比特币而言,在突破1万美元之前仍处于熊市趋势,但全球其他市场的疲软走势或成为改变比特币下跌趋势的催化剂。[2018/12/19]
黄金既独立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或货币政策,同时又有固定的供应量,供应量增长相对稳定,因此,黄金既能对冲货币通胀,又能对冲其他储备资产的波动,是一种理想的避险工具。
Dfund创始人赵东:在比特币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上车,而是永不下车:今晨Dfund创始人、数字货币投资人赵东发布微博,以自身经历讲述了一个“老韭菜”的自传:“我2013年4月份开始玩比特币,用1000万人民币起步,在2013年年底个人资产迅速过亿。我那时候坚信比特币未来会涨到100万美元一个,但估计太过乐观,在暴跌后反弹时加了大仓位大杠杆来,结果市场仍然泡沫太大崩盘,导致爆仓,同时欠下巨额债务。不过好在,我坚信比特币是一个伟大的事物,会开创一个历史的新时代,我相信活着最重要,没敢寻死或者跑路,我曾经以为我需要十年时间来偿还巨额债务,但是后来赶上了牛市好时光,两年半就还清了。我以一颗(棵)老韭菜的身份告诉大家:在比特币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上车,而是永不下车。”[2018/3/19]
黄金被视为"无人负责的契约"。当国家间发生摩擦时,黄金不能被冻结或被拖欠。
金色财经独家消息:区块链概念股的出现对于区块链并不是什么好事:中网载线因区块链概念,致使股价暴涨7倍,针对这种现象,金色财经就此事对链圈大咖进行了采访,POW123创始人潘鹏程对此事发表了看法,他表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借助这种手段让自己公司的股票涨上去。”而链圈资深专栏作家币学者也对此事发表了看法,币学者表示,区块链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蹭到这个热点,股价马上飙升,这立竿见影的效果让很多企业不想错过此机会,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在美国已经有企业因为这个被处罚,相信中国也会对此现象进行治理,不过众多公司蹭区块链的热点对于区块链而言反而并不是什么好事,也许这就是热惹祸的根由。[2018/1/5]
将这些原因与黄金在文化上的重要性结合起来,可以毫无争议地说,拥有比别人更多的黄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然而,虽然比特币与黄金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稀缺性、稳定的供应膨胀、可变性和耐久性,但它在一些关键领域也比黄金有重大改进。?
当黄金需求量大的时候,矿工会被激励去挖更多的黄金,增加黄金的供应量.比特币的供应量不会因需求而改变,这使得它的通胀性更低,更可预测。
比起黄金,验证比特币的真实性要容易得多。
比特币比黄金更容易转移,安全存储的成本也低得多。
比特币很容易被分割,而黄金则不然。
基于这些原因,迅速增涨的个人、公司和机构投资者都认为,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比特币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今天,这包括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高度保守的、有长期思维的资产管理者、行业领先的公司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宏观投资者。
明天,它也将包括国家。
游戏
到目前为止,各国及其央行都抵制进行或披露对比特币的投资。
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做法自相矛盾。欧洲央行行长ChristineLagarde被引用说,各国央行在近期内向比特币进军的可能性"非常小"。尼日利亚央行最近重申了对加密货币的全面禁止。印度议会提出了自己的加密禁令,尽管该国最高法院裁定其合法。
另请参见:GarrickHileman--《GovernmentsWillStarttoHodlBitcoinin2021》。
这些负面行动是以保护现有的法币制度或限制计划中的央行数字货币的竞争的名义发生的。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动态最终会发生逆转,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发生。
为什么呢?简单的经济激励。
在短期内,存在一个不可抗拒的套利机会,一个国家悄悄地积累比特币头寸,随后宣布其持有的比特币。比特币被采纳为主权储备资产,通常被认为是采纳里程碑的"最后老大"。它的最终发生将发出一个超级唱涨的信号,并消除包括其他央行在内的传统投资者持币者的疑虑。
由此带来的采用加速,将为那些在这一过渡期内成功提前积累的早期接纳国带来巨大的意外收获。
“这些主权技术经济游戏的结果决定了帝国的命运。”
从长期来看,比特币代表了一个主权财富建设的机会,具有不对称的风险/回报上升空间。
假设一个国家同意并决定买入一个相对较小的比特币对冲头寸:其储备的1-5%。上升空间很明显,但错了会有什么坏处呢?如果事实证明,比特币永远不会成为全球储备资产,那么这个国家就只是会被一个快速增长、高流动性、行为很像黄金的替代资产卡住。
但如果它不买任何比特币,而它确实成为了全球储备资产呢?任何迟来的采用者国家都会看到其主权财富相对于早期采用者的减少,并将被迫屈服在以后的更高的价格。
然而,对于美国来说,不成为比特币的赢家之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大。
另一场精彩的比赛
众所周知,美国利用全球金融体系--以及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来投射自己的力量并惩罚对手。因此,俄罗斯等对手以牺牲美元和美国国债为代价,将其黄金储备建立到历史水平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们的总体目标很明确:给当前美国的货币霸权创造替代品。
随着比特币不断被采用并成为全球储备资产,它将被推入这场国家间的大竞争中。
另请参见:AlexTreece--《TheIntangibleReasonsEthereumandBitcoinLead》。
如果美国的竞争对手首先接受比特币,利用储备资产套利,不仅可以获得千载难逢的经济暴利,还将处于损坏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利益的位置。
幸运的是,如果美国大胆行动,首先拥抱比特币,就能避免这种结果。
尽管到目前为止,政府的行政和立法部门完全缺乏领导力,但美国企业和美国投资者目前正在赢得美国的这场竞争。?
世界上大部分的比特币都是在美国托管的。加密货币行业的许多标志性公司--如Coinbase、Gemini、BitGo、NYDIG、数字货币集团等公司都在美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库藏购买都是由美国公司进行的。
无论是为了保持其权力和财富的领先地位,还是为了防止对手获得经济和地缘优势,正确的战略举措都是非常明确的:美国应该玩转比特币来赢得胜利。这包括成为首批采用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国家之一,并尽一切可能确保美国继续成为许多最具创新性的加密货币公司的所在地。
美国之前发现自己处于许多相应技术转变的十字路口:太空竞赛、原子弹、互联网以及最近的通用人工智能竞赛。这些主权技术经济博弈的结果决定了帝国的命运。
对美国来说,这是一场它在不知不觉中领导的游戏,而且还能决定性地赢得这场游戏。但这样的机会正在关闭中。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