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DeFi通过其可组合性和无需许可性来促进开放的链上金融活动,通过各个DeFi协议,迅速形成一个更加高效的货币市场。然而就目前来看,由于昂贵的Gasfee,秉持开放普惠低门槛的DeFi世界,正在变成一场似乎只属于巨鲸用户的游戏。在不同DeFi协议的交易手续费动辄50至200美元,让众多散户望而却步,这严重阻碍了DeFi实现下一个千万用户的目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头部DeFi协议正尝试通过部署和转移到Layer2来寻求变局。比如,Synthetix在Optimism上质押了530万个SNX,占其在L1中SNX总质押量的5%。Aave目前在Polygon上在开启流动性挖矿之后的TVL达20亿美元,但其在Layer1上仍有115亿美元。今夏将要上线的Arbitrum和Optimism也十分令人期待是否会“出厂预装”一些DeFi协议。但同时社区对未来多链多layer2架构下的DeFi协议流动性和组合型割裂,迁移成本,迁移过程,相应的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是否跟上等等问题和技术取舍也有比较大的顾虑和疑惑。
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全新思路,CelerNetwork发布了Layer2.finance。不同于第一种思路,Layer2.finance的扩容方法不是通过迁移DeFi协议进行的,而是通过迁移用户和流动性到layer2,实现对已有DeFi生态的“原地扩容”。用户通过将资金放入一个layer2rollup合约中,将流动性转移到layer2.finance的rollup链上。从layer1的视角来看,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多个用户的流动性聚合池。在layer2的rollup链上面,用户可以对自己存入layer2.finance的资金作出操作,比如放入借贷协议,或者参与各类流动性挖矿,获得收益。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layer2.finance上用户进行的layer2操作并不立刻发出layer1的资金转移,而只是表达了一个用户的“资金分配意愿”。当layer2.finance上面有较多用户的时候,一段时间内相同的资金分配意愿可以通过layer2.finance无需信任的聚合成为一个单独的layer1资金转移交易,总的资金转移量为所有相同资金分配意愿的总和。通过类似“拼多多”的方法,layer2.finance达到了让散户在和DeFi协议交互的时候分摊和极大的降低成本的效果。从技术角度layer2.finance主要的创新点是基于layer2的成本降低,从产品角度它将有成为DeFi未来主要门户的潜力。
Layer2技术方案和取舍
在第一个版本中,Layer2.finance使用Celer自己开发的OptimisticRollup架构,挑战期的存在导致了延迟的产生。在将其交易请求打包发送到L1的DeFi协议之前,用户可能需要等待几个小时。同样从策略池中撤回资金也需要差不多的等待时间。
然而,Layer2.finance已经通过简化状态和计算将漫长的挑战期从几天缩短到了几个小时。加之CelerStateGuardianNetwork作为分布式瞭望塔来监视Layer2状态,这也为Layer2.finance增加了一定的安全性。因此,虽然减少了挑战期时长,但并没有人因此承担风险。
除此以外,StarkWare也已经放弃单独开发与layer2.finance类似的“DeFiPooling”的构想,并宣布与Layer2.finance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究和推出layer-2版本,该版本将在第二季度末推出。StarkWare是领先的zk-rollup解决方案公司,其提供的ZK-STARK算法给DeversiFi,dYdX和ImmutableX等项目提高了很大的拓展性和产品多样性,可以预见layer2.finance加入StarkWare生态后会大大增强它的竞争力。
我们认为Layer2.finance在第一个版本使用OptimisticRollup来发展自身是合理的,因为OptimisticRollup上线快,后期迭代升级也更佳灵活。虽然ZKRollup相比于OptimisticRollup有更短的挑战期,但是因为layer2.finance的应用场景本身就需要用户等待共同聚合,额外的几个小时等待时间并不会严重损害用户体验,并且在用户量不是非常大的情况下,OptimisticRollup的平摊成本更低。未来通过与StarkWare增加ZKRollup的版本后,集合资金分配时间和提现时间将大大减少,从而进一步丰富Layer2.finance在高并发用户下的应用场景,包括诸如聚合交易等。
富集用户的网络效应
目前,layer2.financev0.1已经在Ethereum主网上线一周,支持AAVE,Compound,Curve3Pool三种协议,其中Compound和Curve自带流动性挖矿功能。当前的总锁仓金额$1.5M,用户数270。据CelerNetwork推特披露,第一周,layer2.finance为900笔DeFi交易共节省了3.4万美元的Gas费,平均每笔交易节省40美元。虽然相比锁仓数十亿的大规模DeFi协议相对较少,但已经在给参与其中的用户带来切实地益处,显示出layer2.finance的性能优势。
与很多其他的DeFi协议单纯追求锁仓量作为网络效应的度量不同,由于layer2.finance的成本降低来自于用户数的增加,所以对layer2.finance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参与用户数。
现阶段,layer2.finance还没有形成初始网络效应,主要原因有二。首先,layer2.finance尚未开启流动性挖矿,但在之后规划的v1.0上线后,layer2.finance大概率会开启流动性挖矿,来做初始的用户获取;其次,目前上线的交易策略较为保守,用户在其他协议可以通过额外流动性挖矿获得同样策略更高的收益,对于更激进和中等风险的大量策略,尚未接入。
如果上面两个问题都在v1.0正式版本得到解决,layer2.finance将很有机会通过强大的网络效应和丰富的和不断随市场增加的DeFi策略吸引用户并获得很高的用户留存率。对于流动性挖矿,预期Celer会对现有的流动性挖矿机制作出改进,不单纯强调锁仓数额,同时强调用户数的网络效应。新策略接入的速度对于layer2.finance的用户留存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用户来说,如果有一个新的挖矿机会,会希望尽快在layer2.finance使用。Celer团队也在官方网站中提到,他们正进行与YFI,Uniswap,Sushiswap,1inch,AlphaFinance,DODO和Liquity的整合,同时和尚未上线的DeFi协议合作,在上线之初就接入layer2.finance的策略接口,以尽可能拓展不同的策略池。
成为DeFi门户的潜力
Layer2.finance的策略接口是可以灵活拓展的,并不单纯限制于和单一的DeFi协议交互。比如一个策略可以包含在Maker抵押一部分ETH,借出DAI在Curve上面产生利息等这样的多协议策略。这也使得layer2.finance具有了和RariCapital,HarvestFinance等聚合协议竞争的能力。但换一个角度来看,layer2.finance也可以直接和这些聚合器进行整合,将聚合器本身作为策略的一部分,降低成为提供用户使用成本,给聚合器提供原本无法接收的长尾流动性,实现与策略聚合协议的双赢。
Layer2.finance站位DeFi门户入口市场,虽然类似instadapp这类主打方便用户操作的DeFi入口平台可以吸引一些新用户使用,但是由于在layer1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实际上额外的增加了gas消耗成本,在新用户很有可能会从平台上流失。但是对于layer2.finance来说,用户不仅没有额外的成本,还会持续的享受低手续费的益处,以及对不同协议和策略简便的“一键操作”。如果layer2.finance平台上的DeFi协议能够随着社区的发展而快速迭代,将非常有潜力作为一个高留存的DeFi世界入口而进一步积累网络效应形成正反馈。
结语
IOSG看好Layer2赛道在未来不断迭代出像Layer2.finance这样的创新解决方案。Layer2.finance既不会带来流动性分散,也不需要重新在Layer2上开发或部署,未来通过ZK-Rollup集成可以额外适应极高并发聚合交易等场景。但目前其局限性也依然存在,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比如:
用户需要承受一定的等待时间
现有策略数量有限,还有待增加
相对于其他协议,当前策略的APY还是相对较低
Layer2.finance与DeFiL2迁移的方式对比
总体来说,layer2.finance引入了一个绝妙的想法来解决Ethereum的Gas费用问题,将更多用户引入DeFi世界。虽然第一个版本仍有局限性,但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一个清晰可行的路线图,我们将持续关注layer2.finance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看好StarkWare在layer2赛道的表现和发展,StarkWare自主研发的ZK-STARK零知识证明协议是对SNARK的一个升级,旨在提供“零知识、简洁、透明、明显、安全”的密码学证明。从技术上讲,zk-STARK不需要初始的受信任设置,因为它们依赖于抗冲突的哈希函数。这种方法还消除了zk-SNAR本身计算昂贵和容易受到量子计算机的攻击的假设。此外StarkWare还有Validium模式,在该方案下,数据被储存在链下,因此提高了效率并且更适用于高频的场景。
总之,不管是layer2.finance还是StarkWare,在加密货币世界中,隐私及扩容协议具有巨大的潜力,并且可能是通往主流采用的开创性途径,我们将对这一赛道保持持续的关注和热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