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盘点 WEB3.0 的灵魂DID现状_WEB

随着元宇宙、Web3的快速发展,去中心化身份再次成为被热议的话题之一。除元宇宙、Web3外,DID在数字城市等领域中,也具有很大应用潜力。但为什么是DID?和传统身份管理方案相比,DID的价值是什么?

DID属于统一资源标识符URI的一种,是一个永久不可变的字符串,它存在的意义有两点,第一,标记任何目标对象(DIDSubject),可以是一个人、一件商品、一台机器或者一只动物等等;第二,DID是通过DIDURL关联到描述目标对象的文件唯一标识符,即通过DID能够在数据库中搜索到具体的DIDDoc。

在DID方案中,每个人可以在不同场景、不同时间,因为不同目的,在任意可信的第三平台登记不同的DID,相关权益和资产所属权与不同的DID直接绑定,而身份主体通过持有DID来证明其对资产的所有权或具体权益。DID没有直接与物理世界身份生成映射关系,且DID信息维护也是由身份主体或可信第三方来维护,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对于身份主体而言,需要做好DID的安全持有工作,同时维护好与DID对应的身份文件(DIDDoc)。

V神及其合作伙伴近期也在长文《中心化社会:寻找Web3的灵魂》中进行了指出:他们认为,Web3目前在应用层存在相当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源自当前Web3缺乏代表“人类的身份以及社交关系”的原生组件。这导致许多应用在实现关键功能的时候,必须依赖于其原本想超越的中心化Web2架构,从而复制了后者的局限性,无法实现Web3闭环。

目前DID的发展依然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有不少关键的问题仍然需要Web3建设者们去探索。

最关键的问题,是DID的产品形态之争:DID会像Unipass那样,朝Web3的入口方向发展,与钱包赛道相融合?还是会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提供对用户真人鉴定、信用评分等协议接口,服务于各种上层应用?还是还是短期内更偏向于和Web2各平台的融合,通过“与Web2共存”的方式来强化认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许这三条道路会是相互交融的,甚至也许还可能有别的道路,这些目前都还没有答案。个人倾向于认为它会发展成为Web3的入口——毕竟在大众用户的心智中,总需要一个尽可能简单、全面的“入口”。当前类似于Metamask的钱包在全面性上做的远远不够,而聚合类的DID或许是一个方案。Web1的门户网站、Web2的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中微信使用时长的不断提升和小程序生态的繁荣,都印证了这一点。

其次重要的问题,是关于“数字人”与“真人”之争:Web3应用的服务方到底应该是链下的真人,还是链下真人在数字世界中创建的镜像?后者似乎更加符合Web3的理念初心,但从Web3的全球监管合规化和大众普及角度考虑,真人的验证或许将是难以避免的。未来不排除这两者有共存的可能:经过真人认证的账号将在Web3世界中享有更多的权利,但纯粹的数字人依然也会被接受。

另外衍生的问题,是关于隐私保护的问题。随着各种认证、评分的增多,甚至是真人链下信息的绑定,总有一些信息用户是不希望暴露在链上、可被随时查看的。当然,用户也不会希望这些数据放在项目方的中心化数据库里,这样就失去Web3的意义了。如何保护用户的身份信息,仅让其在必要的时候披露给必要的对象,也是DID在技术实现中所要面临的问题。

综上所述,DID赛道依然处于混沌的“莽荒时代”,这也将会是各路冒险家大展身手的舞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11:53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