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风口浪尖的 Web 3.0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_INFO

Web 3.0 作为一个新兴却又极其火爆的概念,引人注目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褒贬不一的畅想与质疑。

Web 3.0 到底该如何定义,会使用到哪些技术?如何进行 Web 3.0 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它将面临哪些困境或挑战?带着这些问题,InfoQ 采访了腾讯云区块链资深架构师梁永甫,希望能达成一些关于 Web 3.0 的共识,也希望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嘉宾简介:

梁永甫,腾讯云区块链资深架构师。2016 年开始专注区块链领域,在金融、保险、供应链金融领域主导和参与了多个区块链应用落地案例。曾任金融科技公司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区块链技术专家。ArchSummit 全球架构师峰会(深圳站)2021 明星讲师。此外,他还在 7 月 31 日 -8 月 1 日举办的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广州站)上担任了「Web 3.0 基础设施」专题的出品人。

梁永甫:我从 2016 年开始就一直专注于区块链这个领域,一开始做基础平台的研究和改造,后来发现这个技术要被应用才能发挥价值,所以一直到目前,主要做区块链的应用解决方案和落地工作以及技术的推广,同时也要对这个领域的一些新技术和应用加以研究。

从现在看,Web 3.0 是离不开区块链的,所以也在探索如何通过区块链构建 Web 3.0 的基础设施。QCon 广州站的「Web 3.0 基础设施」专场,我们将重点关注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系统、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向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

衍生品市场Thales:BNB Chain上核心钱包被盗,请勿与该链Thalesmarket合约交互,其余链上资产安全:8月20日消息,衍生品市场Thales在推特发布公告,其BNB Chain上核心开发者钱包被盗,许多管理员机器人或用于临时部署程序的热钱包可能遭受攻击,请勿与BNB Chain上任何Thalesmarket合约交互。而在Optimism、Arbitrum、Polygon和Base等链上的所有资金都是安全的。

此外,Thales发布了一个受攻击智能合约地址,建议用户查询是否已经取消相应的授权。[2023/8/20 18:11:20]

?InfoQ:在您看来,Web 3.0 的基础设施主要涵盖哪些方面?对于 QCon 广州站这个专题,您是如何策划的?策划的目的是什么?

梁永甫:我觉得 Web 3.0 的基础设施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看,就是“服务端”和“客户端”。另外要说明的是,基础设施包括硬件和软件,而不是只指硬件。

在服务端,Web 3.0 的一个特点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资源和服务不是完全由一个机构来提供,而是多个机构组成的一个生态,大家相互协作,各自提供自己专长的部分,然后最终给用户呈现一种完整的能力和服务。那么就需要一种技术,能构建一种满足这种服务提供方式的系统。目前来看区块链以及基于区块链设计的应用层服务和协议,可以用于构建 Web 3.0 服务端系统。

美国稳定币法案允许中央银行为非银行稳定币发行商提供资金:金色财经报道,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一项新法案提议让非银行稳定币发行商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拟议的法案为美国的支付稳定币发行商引入了新的规则和条例。该立法将明确给予非银行稳定币发行人完全访问中央银行存款账户和中央银行借款的权限。甚至 财政部也承认央行存款有可能提供最安全的资产支持,其他可接受的稳定币支持资产包括实物现金、短期国债和基于国债的回购协议。[2023/4/17 14:09:00]

在客户端,Web 3.0 的应用会有两个比较大的变化,一个是用户对数据或者资产的控制权的增强,一个是用户体验的提升。

为了满足第一个变化,就需要在客户端能够安全地管理用户的数据,包括用户的私钥、用户的隐私信息等,所以我认为如何利用手机、电脑或者物联网设备提供的硬件安全能力来实现数据的安全管理,将会成为一种基础的能力。

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过去经历了文本到图像再到视频的转变,每次转变都带来新的体验。到 Web 3.0 的时候,我觉得 AR/VR 将会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用户体验形式。

所以总结下来,Web 3.0 的基础设施可能会包括这几个必备方向:区块链、客户端的硬件安全、AR/VR 等。当然随着应用的增加,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未来会有更多类型的基础设施出现。

声音 | 赛迪智库蒲松涛:游戏将是下一个风口:在8月17日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推动计划“链锁反应IV”发布会圆桌论坛环节,

赛迪智库技术评估负责人蒲松涛表示,游戏将是下一个风口,行业落地项目,公共事务和数字服务类项目前景较大,因为涉及的利益集团较少。[2018/8/17]

我在策划「Web 3.0 基础设施」这个专题的时候,基本也是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思考。要让这个专题能覆盖 Web 3.0 时代服务端的构建、客户端的数据管理、客户端的体验提升,这三个相对明确的方向。

希望通过这个专题,能系统地展示构建一个 Web 3.0 应用的全栈技术能力。当然我也认为专题的每个方向在 Web 2.0 时代都很有价值,都可以单独用于提升已有服务的能力。

?InfoQ:可以看到大家对 Web 3.0 的概念并不统一,您对它是怎么定义的?主要涉及哪些技术?它与 1.0、2.0 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梁永甫:的确,大家对 Web 3.0 的概念并不统一,有不同角度去对它进行不同的描述,比如很多人愿意从应用的角度描述 Web 3.0,说 Web 1.0 可读,Web 2.0 可读可写,Web 3.0 可读可写可拥有。

我个人也写过一些关于 Web 3.0 的观点,将互联网从内容、连接、网络三个层面去分析,Web 1.0 到 2.0 再到 3.0 的演进中最核心的变化是在连接这一层,从“单向数据传输”到“双向互动”,Web 3.0 时代进而演变成“多方互动”。

独家 | 极豆资本创始合伙人张议云:分布式存储是下一个风口:区块链行业发展中,不同的投资机构之间投资逻辑不同。对此,极豆资本创始合伙人张议云对金色财经表示“极豆资本主要投赛道,真正的大钱不是赚来的,而是捡来的。区块链1.0的风口是比特币以及相关的山寨币,2.0的风口是围绕着以太坊的生态起来的,3.0下一个风口我们推测是分布式存储。现阶段的区块链技术跟1995年的互联网非常像,那时的操作系统只是个DOS命令行,还没有可视化界面,与现在的公链操作系统非常像。所以需要花时间去挖掘更好的公链操作系统以及分布式存储可落地的解决方案。”[2018/8/3]

我认为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要从一个个 Web 3.0 实际的应用来感知 Web 3.0,比如 NFT,比如元宇宙,当然未来还会有很多 Web 3.0 应用被创建出来。

但是我们要尽量避免把一个单独的应用来当成 Web 3.0,这会让 Web 3.0 的概念变得比较狭隘。我更倾向于 Web 3.0 是一种新的技术能力的组合,比如区块链、隐私计算、跨链、预言机、VR、数字人等。你用这些能力可以创造出很多应用,当这些应用大范围应用的时候,我们就处在 Web 3.0 的时代了。

?InfoQ:您认为,在构建 Web 3.0 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会面临哪些困境或挑战?目前业内有哪些应对方法或突破点?

声音 | 腾讯电脑管家高级安全专家李铁军:区块链已成为网络黑产的新风口: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腾讯电脑管家高级安全专家李铁军表示,区块链现在已经成为网络黑产的新风口,挖矿病增长非常快,勒索病也都索要比特币,可以说现在的黑产犯罪大多与区块链有关,这也是当下网络黑产的重要特征。挖矿让网络黑产的产业链变短了,门槛降低了,原本个体黑客只是一个有技术能力的人,可能没有刷流量变现的渠道,又不敢打DDoS,但现在可以去挖矿。[2018/7/31]

梁永甫:根据目前看到的情况,我觉得构建 Web 3.0 基础设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 去中心化系统的构建和治理

在前面我们说到,Web 3.0 的应用在服务端是去中心化的,这种服务模式与传统的中心化提供方式差异比较大,对服务提供方,或者说企业端影响也非常大。

构建这样一种去中心化系统,无论是在构建过程还是后期管理,都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比如,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决策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主体所能决定的了,那怎么样让大家对系统运行的规则达成一致?这就需要在激励机制、权责分工方面有非常好的设计。

那么,在系统构建起来后如何治理,在运维过程中大家如何协调呢?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机构的系统出现异常,他怎么让其他机构协助判断问题原因,这些操作层面都需要全新的机制来保障。另外在运营中,如何应对系统的变更、业务模式的变更,以及决策过程如何进行。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看到有些企业已经构建了这样的系统,所以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的。比如在开始阶段,可能一两家机构主导先探索一种可行的合作模式,然后逐步扩大参与机构的数量,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完善。另外公链领域的 DAO 模式也有借鉴的方面。

我觉得在未来很好支撑这类系统治理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或者机制的问题,可能在法律层面也需要一些支撑。比如在区块链司法存证这一场景,法院对区块链存证的认可对这一应用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基础设施治理中如果有法律的支撑,执行起来也会方便很多。但是目前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支撑,还不是很清晰。

2. 数据安全方面

同时,在这样一个各种信息共享的系统中,如何保护企业自身数据安全和隐私,同时还能确保很好的协作?如何做好这两者的平衡,也会是一个挑战。

最近几年兴起的隐私技术,包括 TEE、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等,就是用于解决跨机构数据安全共享的问题,跟 Web 3.0 天然匹配,跟区块链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公开的数据在链上共享,无法公开的通过隐私计算共享。

3. 用户使用习惯

在客户端,如果按照用户对自身信息拥有更多控制权的思路设计,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用户自己管理一个私钥,这样控制权就完全交给了用户,但是一旦用户丢失私钥,那就丢失了私钥所管理的所有信息,企业将无法帮助用户找回。这对用户的使用习惯也会有较大影响。

目前看给用户更多控制权,和保证便利性与安全性,貌似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最终也许会用密码学的技术来解决。

当前阶段,从企业完全掌控信息到给予用户控制权,需要逐步地过渡。现在常见的做法是企业托管用户私钥。也存在另一种思路,就是将私钥的使用和变更分开管理,比如私钥完全由用户管理,但私钥可以变更,比如在平台和用户共同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变更用户的私钥。

?InfoQ:据您了解,Web 3.0 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比较好的实践案例可以参考?此外,其他方面如资讯、社交、电商、游戏方面有哪些较好的落地或尝试吗?

梁永甫:现在很多人提到 Web 3.0,都会认为它是 ToC 的应用。但按照我对 Web 3.0 的理解,它是一个“多方参与,多方互动”的系统,它要解决的是信息更加透明,权属更加明确,跨机构协作更加顺畅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讲,现在很多联盟链都是 Web 3.0 的实践案例,像 ToB 的供应链金融联盟链,ToC 的如用于 NFT 发行联盟链。

目前来看,Web 3.0 在国内 ToC 类的应用探索还不太多,主要还是围绕数字藏品这类应用。

?InfoQ:有人认为 Web 3.0 是互联网的未来式,也有人质疑这只是又一个击鼓传花式的游戏,您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

梁永甫:我觉得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家说的可能不是同一个“Web 3.0”。

有了 Web 1.0、Web 2.0,然后再发展到 Web 3.0,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技术不可能停止不前,停止不前基本意味着这个技术要被淘汰了。显然互联网技术还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但就像前面说的,实际上 Web 3.0 是什么,什么样的应用才是 Web 3.0 的应用,大家对这个标准并不统一,所以就出现一些应用声称自己是 Web 3.0 的应用,实际上他只是借着概念炒作而已,然后被人看到了,就说 Web 3.0 是人的。

事实上,Web 1.0、Web 2.0 的早期也都受到了各种各样质疑,但随着它们的形态逐步变得清晰,质疑和误解也就慢慢消失了。所以,我们也可以用这种发展的眼光看待 Web 3.0,可能会有争议,但相信真理越辩越明。

?InfoQ:关于 Web 3.0 未来的发展趋势,您有哪些预测和判断?

梁永甫:Web 3.0 时代会出现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构建互联网应用,新技术的应用是逐步演进的过程,不会说马上就 Web 3.0 了,而且 Web 3.0 并不会完全替代以前的应用,而是在数量和价值上会大于以前的应用。也就是说在 Web 3.0 时代,在数量和创造的价值上,Web 3.0 应用 > Web 2.0 应用 > Web 1.0 应用。

另外在 Web 2.0 时代,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是相对独立的。我觉得到了 Web 3.0 时代,机构间的协作会增加,传统边界会被打破,构建新的边界,加上用户对自身信息控制权的增加,与企业间的直接互动也会增加,这些会推动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的更加紧密一些。

(以上仅代表受访者个人观点)

采访嘉宾|梁永甫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46ms0-5:38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