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对crypto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些幸运的人在很早的时候通过投资比特币实现了财务ZY。每当这样的故事在社交媒体被分享时,你一定会在评论区里读到这样的内容;“比特币就是一个庞氏局”“这些人运气真好”“我要是在10年前也买过比特币就好了”。
就个人而言,我绝对不认为那些通过投资比特币实现财富ZY的人只是运气好。相反,我相信他们拥有许多相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帮助他们识别、评估和抓住最终能使他们实现财务ZY的机会。
思想开放,乐于学习新事物
比特币最初的发明是为了解决数字货币的双花问题。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这项新技术获得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可以肯定地说,大多数人最初都是从主流新闻了解到比特币和一些去中心化的相关概念,这些新闻提供了一些肤浅的信息,并没有提供深入的分析。早期的比特币投资者不得不通过多种渠道去学习和研究比特币和去中心化的一些相关知识。
时至今日,对于很多人来说,去中心化仍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名词//加威信JQSH996//因为我们习惯于生活在一个中心化的世界里,尤其是在金钱方面。人们习惯于银行会为他们处理好一切。
当有一些新概念出现时,大多数人其实是没有心思去深入了解的。对他们来说,当前的系统运行良好,为什么还要费心去学习一个难以理解的替代方案呢?
愿意经历困难
如果有人试图投资加密货币并决定购买时,他们首先要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例如,钱包及其地址是什么?公钥和私钥有什么区别?如何保证密钥的安全?如何确认交易已经完成?如何检查区块浏览器?
这些概念对于购买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它们。阅读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研究不同的钱包,决定安装哪一个,最后在你的电脑上安装成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要经历很多麻烦。决定购买比特币的早期投资人需要下定决心克服这些困难。
愿意承担风险
投资比特币还涉及许多不同的风险。早在2010年初时,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是位于日本的Mt.Gox。它处理了全球70%以上的比特币交易。2014年初,Mt.Gox遭到黑客攻击,损失了74k比特币以及2700万美元,当时仅追回了20万比特币。许多持有者信任最大的交易所并将他们的比特币存放在Mt.Gox而不是钱包中,因为这样更容易交易。但最大的交易所并不意味着它是最安全的,许多在Mt.Gox黑客攻击事件的投资者至今没有找回丢失的比特币。
无论是因为黑客攻击、还是不可预见的技术问题,又或者是你忘记了自己的钱包私钥,加密货币的投资者可能会以多种方式使自己面临损失。
这类似于投资初创公司。私人投资者在投入资金时冒着巨额亏损的风险,事实也证明,只有少数的投资者能够获得回报。早期购买比特币的人也是如此,他们知道这项技术有可能会失败,但他们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能够控制情绪
“拿住,长期持有。”
每个持有加密货币的人都知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事实上,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性非常大,一天内可以上涨或下跌超过20%甚至更多。这会导致很多投资者的情绪在贪婪和恐慌之间摇摆不定。
当比特币价格上涨时,许多人变得贪婪,开始追高买入;当价格暴跌时,他们又开始恐慌,急于出售。为了获得回报,投资者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克服恐惧并在价格暴跌时买入更多;设定利润目标并克服贪婪在价格达到目标时卖出。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比特币的价格走向,所以保持冷静和理性非常重要。
有耐心,着眼长远
早期的比特币持有者可能都熟悉这条推文:
如果说比特币的突然涨跌能引起人们的贪婪和恐惧,那么稳定的比特币价格更会让人心情烦躁。真正成功的投资者关注的是比特币的长远发展,而不是整天坐在电脑前盯着走势图。
最著名的比特币持有者之一是亿万富翁TimDraper。他在2014年6月27日通过拍卖购买了大约30,000个比特币。虽然价格没有披露,但从Coinmarketcap可以看到,当天的价格略低于600美元。2016年1月,比特币价格跌至190美元左右,但TimDraper并没有对比特币失去信心,而是选择继续持有他的代币,他的耐心得到了回报。比特币的价格最终在2017年底突破10k美元,这与他在2014年9月的预测相符,即比特币价格将在3年内达到10k美元。
通过投资加密货币而实现财富ZY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具备这些特征,当然也会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但你要相信,机会永远是更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大多数比特币百万富翁都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能获得今天的成就。他们虚心接受新技术,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不断充实自己。他们设法承担风险,但不会根据自己的情绪进行买卖。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成功所需的耐心。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
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我们——公众号:枯藤老树新芽
感谢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