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崩了”又上热搜。近日,虚拟货币市场遭遇一场“大洗劫”。首先是有“币圈茅台”之称的LUNA币狂泻逾99%,自5月11日起,从30美元上方,跌至5月14晚间的0.0003美元左右,近乎归零。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也接连暴跌,5月12日,比特币由3.2万美元左右跌破2.7万美元。
一向被币圈人士鼓吹为“数字黄金”“避险资产”的虚拟货币,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自身的高风险、“大泡沫”。暴跌主要与美联储加息有关。虚拟货币价格极易受流动性影响,在流动性宽松的市场环境下,投机炒作盛行,推动币值水涨船高,而一旦市场环境转变,行情往往急转直下。今年以来,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全球流动性收紧,尤其是5月初,美联储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对资金面和市场情绪带来利空影响,虚拟货币首当其冲。
经济日报:深化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大云牵小云”体系:经济日报今日刊文称,要深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构建“1+N”的“大云牵小云”体系,建好管理云、延伸服务链,拓展大数据在公共安全、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示范,加快构建社区智慧治理新模式。[2020/10/6]
暴涨暴跌是虚拟货币的一贯表现。虚拟货币没有实际价值支撑,价格极易被操纵,监管方向的变化、几个投资巨鳄的买卖等就能导致币值剧烈波动,引发大量抛售。
经济日报:运用区块链可帮助金融消费者隔离风险:经济日报刊文称,拿消费者信息保护来说,一旦发生信息转卖现象,很难找到责任源头,更谈不上责任追究。但是,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将用户授权上链,使得消费者的金融服务流程有记录可查,且不可篡改,便可精准发现与锁定侵权主体,同时实现穿透式监管,使金融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同样,运用区块链技术,也可以对金融产品全程及时跟踪,防止层层嵌套行为发生,更好帮助金融消费者隔离风险。[2020/9/24]
在我国监管部门筑牢防火墙的努力下,有效阻隔了虚拟货币风险在国内的传导。去年以来,央行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禁止金融机构开展和参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清理取缔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加大核查整治“挖矿”力度等,全方位浇灭虚拟货币炒作“虚火”,给投资者的钱袋子装上“保护锁”。此次虚拟货币惨遭“血洗”,再次证明我国监管部门的行动果断有力、及时必要。
声音 | 经济日报:在各地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布局中可以看到区块链等前沿领域:1月23日,经济日报刊文《各地争相布局数字经济》。文章表示,不只是数字经济强省浙江,无论是广东、福建、北京、河北等东部地区,还是安徽、湖北、重庆等中西部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正成为众多省份的共同行动。在各地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布局中,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并进,既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区块链、5G、共享经济等前沿领域,也对数字化改造、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等提出了要求。比如,河北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加快布局5G基站、物联网、IPv6等新型基础设施;广东提出支持广州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作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2020/1/23]
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去年9月,10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任何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背公序良俗的,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涉嫌破坏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的,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这意味着,投资者贸然“入圈”,自负亏损不说,还很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对于一个投资标的而言,若空有投机炒作热度,缺乏实际广泛应用场景,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当前,暴跌仍在持续,谁也不知道这列“失控的过山车”何时驶到终点。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及时掐灭抄底以及一夜暴富的贪念,远离相关交易炒作活动,否则很可能“币去财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