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提案没收大户的Token 说好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呢?_JUNO

最近圈内出了一件大事。

这个事儿,可能很多老铁没怎么听说,或者说听说了也没怎么关注,因为着实跟自己利益上没什么关系。然而,这事儿对于整个区块链圈子,对于去中心化,对于治理的影响,却是极其重大的,或者说,用“长远且深刻”来形容,更加贴切。

上一个可以用这几个词来形容的,还是16年圈内史上最为著名的“DAO”事件,那次直接导致以太坊分裂为ETH和ETC。

这次发生了什么?

那就是Cosmos生态智能合约平台链Juno Network的16提案。我想,后世的区块链史书,也许会命名此次事件为“16号事件”,或者说“Juno巨鲸事件”。

起因是这样的,长话短说。

Juno去年最开始空投规则是:ATOM的质押者1:1获得Juno代币空投,为了避免巨鲸和大户带来的治理权集中问题,规定每个地址上限只能收到5万个Juno。

Aave社区关于“弃用V2 AMM市场”的ARFC提案已获投票通过:4月29日消息,Snapshot投票页面显示,Aave社区关于“弃用Aave V2 AMM市场”的ARFC提案投票已结束,并以99.99%的支持率获得通过。

该提案表示,考虑到AMM V2市场的低使用率,以及现在唯一未冻结的资产是V2 ETH和V3 ETH上可用的主要资产(DAI, USDC, USDT, WBTC, ETH),因此建议弃用AMM V2市场。这包括将所有LP代币的清算阈值设置为零,并冻结所有其他资产,冻结资产不会清算头寸。目前Aave V2 AMM市场上有大约15万美元的LP代币存款。

接下来,该提案将进入AIP提案阶段,并留出足够的通知时间供用户根据需要调整其仓位。[2023/4/29 14:34:23]

然后有个巨鲸把自己手里的Atom分了50个账号,每个账号都拿到了5万颗Juno,最后又汇总到了一个地址,于是他有了250万颗Juno,这些代币放在今天差不多值1亿美金。

Pickle Finance发起两项新提案欲增聘开发者并永久保留0xkoffee的任命:2月2日,Pickle Finance官方发推称,社区已发起PIP-27和PIP-28两项新提案。其中,PIP-27计划为Pickle Finance项目招聘新的开发人员,并设定招聘计划预算;PIP-28提案则计划永久保留0xkoffee的任命。根据该提案内容,开发者0xkoffee最初被紧急雇佣,其任期将在两周内结束。而鉴于0xkoffee的工作表现优异,将任命其为Pickle团队的常任理事。[2021/2/2 18:42:12]

早在去年10月社区就发现了这事儿,觉得这么一个巨鲸手里这么多代币,太吓人,这就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啊!于是弄了个4号提案,想要把这个大户的币削减90%。

量子链发布区块时间提速改进提案,提议将区块时间从128秒提速至16秒:量子链Qtum(QTUM)发布区块时间提速改进提案QIP-26,来减少目标区块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即,从平均128秒的区块间隔减少到16秒。量子链希望通过改提案更快地确认价值转移和智能合约交易(包括DeFi应用程序)以及有可能实现的更均匀的区块间隔,进一步缩小最长的区块间距。[2020/10/22]

这时大户一看情况不妙,赶紧跳出来向社区澄清“俺不是一个人!俺们是给几十名客户管理ATOM和JUNO的基金,俺们保证不砸盘!俺们代币全部质押支持Juno生态”,一通表态,大家信了他的邪,提案被超过半数的反对票否决,后来这几个月ATOM和Juno币价也都是一路水涨船高,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也就没人再提这事儿了。

yearn.finance 8号治理提案考虑采用减半机制对治理代币YFI进行增发:DeFi聚合收益协议yearn.finance的治理代币YFI的8号治理议案正在进行中,据相关消息,8号提案是对已经通过的0号提案(治理代币YFI总量3万枚限制)的补充。具体内容包括:

1. 采用类似比特币的减半模式,每周减半,在两个月内增发3万枚代币,为形成更大社区共识争取时间;

2. 原定于三天以后截止的YFI流动性挖矿继续进行;

3. 增发完成后销毁增发私钥,以后无法增发,总量限制在6万枚。

目前支持132万票,反对2.5万票,但参与人数仍未达到项目要求的33%。Coingecko研究分析师、yearn.finance社区治理的签署人之一Dary Lau表示,未来将社区将继续决定代币的通胀代币机制以继续保持合理的流动性。

据DeBank数据,yearn项目的总锁仓量(Total Value Locked)已达到2.905亿美元,超过Balancer排名第6,与第5名Curve仅相差4300万美元。YFI代币市值在DeBank收录的27个DeFi协议中,仅以2000万美元排名23名。[2020/7/23]

然后近期社区忽然发现,这个大户是个大忽悠,他就质押了一半的代币,另一半被卖成了ATOM,Osmosis之类的,过去几个月一直有在抛售,而且近期质押也开始逐步取消,你这是要,砸盘?

Maker基金会首次推出13个改进提案,进一步提升去中心化:Maker基金会宣布首次推出13个Maker改进提案,旨在进一步提升MakerDAO的去中心化。MIP0是其中的首个提案,规定了MIP的框架;MIP1至MIP5关注在核心治理上,定义了关键的治理结构、长期治理的流程以及如何组织执行投票;MIP6至MIP12与抵押品引入流程相关,基于独立的由社区创建的抵押品引入文档,这些提案提供了一个端到端的框架以规模化抵押品引入流程。同时Maker基金会将会在21天后发起一个特殊的治理投票,届时MakerDAO的用户可以选择批准该13个MIP,或将该13个MIP推迟一个月,以便进一步改进。[2020/4/7]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注定会载入区块链史册的提案,Juno16号提案,把这个巨鲸地址的Juno代币削减至5万颗,投票持续时间为5天,在3月16号以40.85% 支持、33.8% 反对、21.8% 弃权的结果投票结束。

这次提案从开始到结束,只有短短五天时间。

但其中一些数据和插曲值得我们注意:

投票进行到第三天时,参与16号提案的投票人数已经超过5万,投票率已经接近 85%,第五天结束时,投票率更是达到 98.45%,创该社区参与治理投票比例的历史新高,且若是综合考虑到参与人数和投票率,我相信在区块链历史上所有项目投票,这都绝对是Top级别了。

再看插曲,除了社区内部,Twitter上各路人马,KOL纷纷发表意见之外,Juno开发团队这次居然都站了出来,表明了自己对于此次事件的态度。

基本上这么几个观点:

无论结果与对错,此次事件都是一个值得敲响的警钟;

投票结果并不意味着会立刻被强制执行,社区随时都可以改变他们的主意(3月15号,Juno Network 开发团队 Core1 发推希望废除该提案);

我们目前的治理工具都相对原始,需要有更好的治理体系和解决方案;

未来的Juno宪法,应该有一些无可置疑的基本原则 - 比如个人钱包(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这个事件中正方居多,而正方的理由再简单不过,屁股决定脑袋,削减巨鲸如此数量的代币,抛压会大大减小。自己手里的代币自然价值也就更高。看上去颇具“打土豪分田地“的既视感。

反方的理由也很简单:人家分账号怎么了?空投规则里面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分账号领啊!法无禁止即可为,即便是钻空子,那也得认,人家钻的光明正大好么。

更重要的是,区块链的精神是什么?比特币早期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是李笑来说的“比特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技术手段实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那就是“私钥即一切,掌握了私钥,就掌握了财产”。

现在你整这么一出提案,直接把这个区块链世界“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根基彻底动摇了,所谓的去中心化治理,也不能简单粗暴的少数服从多数,允许多数人掠夺少数人财产啊,你这明明就是暴民。

在中立方看来,这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电车难题。

道德层面,巨鲸的确是钻了规则的漏洞拿到了这么大一笔财富,且后来违背了当初的口头承诺,又是取消质押又是砸盘的。

利益层面,没收巨鲸财产,对生态内每个人和系统都有利,至少是短期有利,除了那位巨鲸本人。

但程序正义层面,让巨鲸每天继续抛售,才算是真的符合理想中的“程序正义”,再说你把人家分仓50个账号的巨鲸处理了,那些分仓10个账号的,5个账号,或者只有两三个账号的呢?你要查肯定也有,他们也钻了空子,只是没这个巨鲸这么显眼,所以只是“抢打出头鸟?”。

而且,万一万一,人家巨鲸真的如他所说,只是一个“给几十名客户管理ATOM和JUNO的基金”呢?那这个钱就属于很多个客户,他只是帮他们做分仓,你这一没收,可就连所谓的道德层面正义都站不住脚了。

所以中立方也很纠结。

到底应不应该牺牲一个人,来服务于“最多人的幸福最大化”呢?最为致命的是,历史上有过这么一次先例!那就是DAO的分叉事件。

按照Code is Law, 那次黑客也无非是利用了合约的漏洞,“合理合法”的盗取了资金而已。反倒是V神和社区的分叉回滚方案,显得不那么符合“程序正义”。

既然有DAO在先,为什么这次我们不能“打倒钻空子巨鲸,服务于持币的每个人呢”?

电车难题之所以叫“难题”,且作为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当然不会是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答案或是观点可以解决的。这也正是此次事件带给区块链“去中心化”与“治理”的重要思考。

这次,你站哪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