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Web3.0 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入口_WEB3.0

简单地按照横向的逻辑来看待Web3.0,并不能够真正理解Web3.0的内涵,甚至还将会把Web3.0带入到类似Web1.0和Web2.0的发展境地里。

然而,这种倾向却是现在的主流,很多人仅仅只是把Web3.0看成是一个入口,并且真正开始以入口的方式和方法来落地和实践Web3.0,最终将Web3.0变成了一个类似Web1.0和Web2.0的概念。

跳出横向的角度来看待Web3.0的方式和方法,真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它,我们才能真正把握Web3.0的内涵和逻辑。

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的Web3.0其实是一个建构于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Web3.0是区块链为我们诠释的未来生活的直接表现。

借助Web3.0,我们可以进入到一个以区块链技术为主导的全新的世界里。

这似乎是我们理解Web3.0的正确逻辑。然而,如果我们还是在以一种横向的视角来看待Web3.0,而没有真正将看待Web3.0的方式和方法,上升到多维的角度,非但无法窥见Web3.0的全貌,甚至还将会极大地抵消区块链在其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Web3基础设施初创公司IronMill完成260万美元融资:8月30日消息,Web3 基础设施初创公司 IronMill 宣布完成 260 万美元 Pre-Seed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gumi Cryptos Capital 领投,Blockchain Builders Fund、Superscrypt、LongHash、Kestrel 0x1 和 SevenX 参投。

IronMill 专注于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量身定制的集成解决方案,使他们能够将零知识 (ZK) 技术无缝集成到新应用程序中。[2023/8/30 13:05:24]

在我看来,所谓的Web3.0,并非仅仅只是一个入口,而是一个比「入口」还要立体和丰满的全新世界。

如果我们将Web1.0看成是一个「细胞核」,将Web2.0看成是一个「细胞体」的话,那么,Web3.0则是一个「生物体」。

Web3.0并不是一个物理概念

基于PlatON构建的Web3.0密态支付清算体系TOPOS正式发布:4月13日消息,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HashKey Group、PlatON联合主办的 2023香港Web3嘉年华“全球Web3支付创新论坛”在香港正式召开。PlatON创始人孙立林进行了《Web3.0密态支付清算体系》的开场演讲,并正式发布了基于PlatON构建的Web3.0密态支付清算体系——TOPOS。

TOPOS是一个基于区块链底层的开放支付清算操作系统,坚持OPEN LOOP的多边架构,其支付核心基于Tokenized Money,旨在让Web3的“钱”由用户自我铸造并安全的完成价值的受控转移。任何人都可以通过TOPOS提供的底层调用区块链能力在生态当中组装最终的支付清算服务。商户和用户可以非托管的持有Web3的资产,并且依赖收单机构、钱包机构、Tokenized Money支付场景标准制定者开发的标准来完成支付和交换价值。

TOPOS将致力于在全球监管合规框架之下,广邀全球开发者、发卡机构、收单机构、钱包、其他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共同参与构建基于多方共识的多边支付清算架构。[2023/4/13 14:01:34]

简单地将Web3.0看成是一个入口的做法,其实依然在用物理概念的方式来看待它。

Web3数据访问平台Edgeln完成40万美元融资,多位天使投资人参投:1月27日消息,Web3数据访问平台Edgeln宣布完成40万美元融资,包括来自Akkadian Ventures的Mike Dinsdale、Google的Mike Borozdin、Circle的Jeremy Clover等多位天使投资人参投。

据悉,EdgeIn为Web3公司、项目、团队提供经过验证的链上及链下数据集访问服务,以去中心化方式为Web3数据生态做出贡献,与Pitchbook和Crunchbase不同。其平台目前已吸引了超过1.5万个公司和项目数据,约5万家Web3公司和项目被编入索引,以及4,000个活跃投资者档案,该公司预计在今年2月推出完整数据集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访问服务。(Martech Series)[2023/1/28 11:32:56]

所谓的物理概念,其实是和互联网的内在逻辑是相同的。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是通过「屏」进入到了它所带给我们的世界,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里,我们可以享受购物,享受社交等诸多的互联网产品。

Web3钱包Exodus宣布支持BNB Chain:11月4日消息,Web3钱包Exodus宣布支持BNB Chain,其用户可以连接BNB Chain链上DEX、DeFi协议,也能方为NFT和GameFi项目。截至目前,Exodus基于浏览器的Web3钱包已支持的其他区块链还包括以太坊、Algorand和Polygon,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支持Fantom和Avalanche。(marketscreener)[2022/11/4 12:16:49]

尽管这种方式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但是,它始终都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所谓的虚拟世界,其实是无法触摸的。

从本质上看,互联网所构建的这样一个虚拟世界,其实是与现实世界是相同的。

它们都是在一个相对独立且单一的世界里,满足人们的需求。

尽管这样一种单一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效率,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样产生了诸多痛点和难题。

Web3娱乐科技公司Kaleidoco完成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6月15日消息,Web3娱乐科技公司Kaleidoco宣布完成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Animoca Brands、GameFi Ventures、Gemini、Jane Street、Adit Ventures、Merit Circle、Nexo、HexTrust、SuperChain Capital 和 TSG(The Seelig Group)等参投。Kaleidoco 公司创造原创增强现实 (AR) 体验的 Web3 娱乐服务,最近在 TED2022 开幕式上推出 2.5 维混合显示元宇宙 Particle Ink,该公司增强现实多视图技术正在申请专利,他们还计划在年底前推出首个 AR NFT 集合。(雅虎财经)[2022/6/15 4:29:27]

我们看到的一系列的互联网乱象,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这说明,仅仅只是依靠物理的概念,仅仅只是依靠物理的方式,并不能够解决人们所有的痛点和难题,甚至还将会把用户带入到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

我们看到的「系统」、「茧房」等字眼,基本上都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作为一个物理世界的「掘墓人」,Web3.0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物理学的概念,而是更多地代表的是一个囊括了多种形态的全新概念。

笔者以为,它应当是涵盖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涵盖了数字世界与智能世界的全新的存在。

在Web3.0的世界里,我们实现的并不仅仅只是物理学概念上的生活,而是超脱物理学的概念,实现了的是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数字与实体的融通,这是一个多维、立体且复杂的全新世界。

因此,如果仅仅只是以入口来形容和诠释Web3.0,并不是非常确切的。

Web3.0并不仅仅只是单一形态

无论是Web1.0,还是Web2.0,其实都是一种单一形态。

基于这样一种单一形态,我们所建构的是一个相对对立,相对隔阂的世界。

不同的技术之间,不同的商业体之间,其实是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的「高墙」的。

我们所看到的互联网巨头们之间的征伐乱战,我们所看到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所看到的不同的技术之间的壁垒,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单一形态的具体体现。

对于Web3.0依然是一个入口的定义,其实在无形当中建构了一堵高墙,将Web3.0分成了内外两个世界。

尽管在Web3.0以内,我们的确可以享受到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带来的全新的生活,但是,Web3.0以外呢?

我们依然还是要去感受传统而又原始的体验。

这样一种方式打破的仅仅只是横亘于不同平台之间的「高墙」,弥合的是它们之间的「鸿沟」,实际上,它将Web3.0带入到了一种「内」、「外」两种不同的环境当中。

说到底,以「入口」来定义Web3.0同样将其带入到了孤立、对立、割裂的发展状态里,并未真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与融通。

按照笔者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Web3.0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入口」内外完全不同的世界,而是一个完全融通,内外兼修的新世界。

在Web3.0的内外,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完全一样的新世界,在这样一个新世界里,我们不仅实现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而且还实现了不同技术之间的纵横联通,最终达成的是一个复合、融通的全新世界。

03

Web3.0并不存在「切换」的概念

很多人将元宇宙和Web3.0结合起来看待,甚至还有人认为,元宇宙是Web3.0时代的一个最为贴切的表达方式。

对此,我并不这么认为。

在我看来,元宇宙的逻辑下,依然还是存在着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切换」的概念的。

如果依然有「切换」的概念,那么,Web3.0其实还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打通的。

另外,所谓的「切换」其实依然是有一个「屏」抑或是「入口」的概念的。

既然有这样的一个概念的存在,那么,Web3.0就不能称之为是真正意义上的Web3.0。

按照我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Web3.0应当可以实现自身在不同环境,不同场景的自由穿梭,不同环境下的自由切换,并且这样一种「穿梭」和「切换」是无感的,是顺理成章的。

仅仅只是将Web3.0看成是一个入口的做法,其实依然是存在着「切换」的概念的。

当「切换」依然存在,就预示着穿梭和切换的「不自由」,就意味着用户依然有感知的痛点。

如果我们将这样一种Web3.0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Web3.0的话,未免有些太过简单和武断了。

笔者认为,在Web3.0时代,「屏」和「入口」的概念是无处不在的,当「屏」和「入口」无处不在的时候,它的存在便没有意义了。

当它的存在不再有意义的时候,依然将Web3.0定义成为是一个入口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结语

当区块链的发展开始成熟,特别是当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开始串联成网,我们看到的是有关Web3.0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是一种必然。

透过它,我们应当更多地看到的是,区块链时代的来临。

当越来越多的关注点开始聚焦在Web3.0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有人开始将其定义成为一个入口,一个「屏」,很显然,这其实又将Web3.0带入到了横向、独立的怪圈之中。

仅仅只是以这样的看法来看待和定义Web3.0,只会把它带入到新的死胡同里。

跳出横向的、孤立的牵绊,真正站在新的角度来看待Web3.0,把Web3.0看成是一个实现了虚实结合,数实结合,物理空间与赛博空间的结合的存在,才能真正抓住Web3.0的精髓和核心要义,才能真正把Web3.0带入到真正属于它的的正确的发展轨道里。

文/孟永辉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69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