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银行也爱元宇宙 宁波银行申请元宇宙商标 回应:暂无进一步计划_元宇宙

近日,宁波银行(002142.SH)申请注册多个元宇宙相关商标,包括宁波银行元宇宙、汇通元宇宙、永赢元宇宙,国际分类为金融物管、通讯服务、科学仪器等,目前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待实质审查。

对此,宁波银行相关负责人回应时代周报记者称:“目前商标申请中、等待审查,公司方面暂无进一步的计划。”觊觎元宇宙的银行不止宁波银行,目前已有浙商银行、江苏银行、百信银行、微众银行等抢先布局元宇宙。

2月24日,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型技术有望得到快速创新与推进,从而带动金融行业技术创新发展,未来前景可期。

英格兰银行和英国财政部在积极寻求建立CBDC的案例:金色财经报道,英国的一项新倡议正在寻求推进零售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案例,发布了一份绿皮书并准备了一套试点。英格兰银行和英国财政部一直在积极寻求建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案例,被称为Britcoin,因为现金的使用不断减少,私人数字货币对货币主权构成威胁。然而,这个想法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最近的一次是来自上议院的一个贵族委员会,该委员会上个月得出结论,数字英镑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新项目是一项由支付协会、paywith.glass和其他私营行业利益相关者领导的倡议,并得到了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支持,它希望通过绿皮书来推动对话,随后将进行现实世界的试点,研究设计问题和如何减少风险。该项目正在组建一个私人财团,使用dSterling进行试点,这是一种类似于CBDC的数字结算资产。重点将是测试用例,包括零售支付、跨境交易 Tokenisation-as-a-Service,以及如何为支付机构和电子货币发行商提供服务。(finextra)[2022/2/11 9:44:16]

银行试水元宇宙

印度国家银行加入摩根大通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网络Liink:2月23日消息,印度国家银行加入摩根大通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网络Liink,使用其区块链技术来加快海外交易。消息人士称,此次合作有望减少SBI客户的交易成本和付款时间。他们说,解决跨境支付相关查询所花费的时间可以从最多两个星期减少到几个小时。(EconomicTimes)[2021/2/23 17:43:48]

元宇宙概念大火,银行机构也尝鲜。目前,元宇宙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以数字虚拟员工、优化服务和展业流程等为主。

在申请元宇宙商标前,宁波银行就已将金融科技运用到数字虚拟员工。2月9日,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宣布迎来001号数字人员工“小宁”,为银行客户提供各类业务咨询和办理服务。目前,小宁能回答550个以上常见业务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3000个以上相关业务问题。

土耳其总统首席顾问Ertem:银行应当为数字货币做好准备:土耳其总统首席顾问Ertem:银行应当为数字货币做好准备。[2018/2/23]

此前,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江南农商银行、百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已推出虚拟员工。2019年12月,浦发银行联手百度智能云打造金融行业首个数字人员工“小浦”;同年12月,光大银行推出虚拟银行员工“阳光小智”;2021年12月,江南农商银行与京东云合作,推出“VTM数字员工”。

“宁波银行是业内首家申请元宇宙商标的机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宁波银行申请元宇宙商标,或许是出于商标保护方面的考虑。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银行业的专属数字藏品也搭上元宇宙概念,时常上演上线秒罄的盛况。

2021年11月,百信银行发行“4 in love”四周年纪念数字藏品,该藏品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具有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是银行业首个NFT数字藏品;2022年1月,农业银行陕西分行推出“抗疫小豆”城市英雄系列数字藏品,上线不到3秒即售罄。

商业模式尚未成熟

银行进军元宇宙,还能延伸出怎样金融场景?

在苏筱芮看来,元宇宙将在用户体验、场景拓展、内容传播、行为交互等方面突破传统界限。如在具备经济体系的元宇宙世界中为用户提供虚拟金融服务,在元宇宙世界中拓展更为丰富的消费、交易场景,为用户创造交互式、沉浸式体验等都是金融元宇宙的主要内容。

深圳银保监局刘阳则认为,银行业试水元宇宙可以在三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服务元宇宙概念相关产业及企业;二是基于AR/VR技术进行贵金属销售;三是建设VR营业厅。

以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为例,其在贵金属销售方面运用了3D虚拟展示、感知交互等技术,将实时形成的虚拟贵金属,通过移动终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360度呈现于客户眼前。同时,支持多维度查看产品细节、虚拟试戴试摆放、在线支付购买、分享朋友圈等全流程操作。

商业银行运用元宇宙使用户得到“沉浸式体验”,还需较长时间探索。

“当前,银行业更应当关注前沿技术的研发,从理念、组织、业务、技术、数据、合作六大层面深化数字化能力,结合客户需求推出针对性产品和服务。”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商业银行对元宇宙给予关注具有一定必要性,但当前元宇宙尚未有明确定义,相关技术进展和商业模式也并不成熟,银行业如何参与其中还在探索之中。

银行能否借元宇宙盈利?苏筱芮认为,目前元宇宙仍处启动期,无论是技术条件、运行规则还是应用场景均未成熟,因此谈论盈利或创收为时尚早,主要是战略层面的提前布局与谋划。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4:71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