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VasilySumanov,熟悉个人、机构和政府机构提出的各种代币分类方法。所提出的方法与参考文献中提到的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从价值捕获机制和基于机制设计的经济功能的角度来描述资产。它没有考虑法律地位/结构、发行过程、底层技术特征。
Web3.0协议是价值网络的好例子,价值网络是在波特价值链之上开发的概念。网络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产生价值,有时甚至是完全奇怪和不显眼的方式。由于网络效应、低运营成本、资源池化和无信任自动化,网络中价值生产的效率可以大大优于传统组织。
理解web3.0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网络产生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衡量或评估?”。然而,在特定情况下什么是价值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考虑到特定的协议,为特定类型的用户、服务提供商、代币持有者、DAO成员和其他类别创造的价值可能完全不同。例如,“盈利能力”等传统公司的主要指标在大多数情况下毫无意义。由于去中心化协议主要是非营利组织,目前网络费用和收益通过不同的方式分配给DAO/社区成员。
数字代币的价值捕获机制
理解网络中产生价值的一种方法是理解其原生代币背后的价值。除了一些例外,web3协议的运行基于“代币模型”——一种围绕原生数字资产构建的机制设计/经济激励措施。在传统的上市公司中,股票被视为市场参与者的主要产品,将不同的价值来源整合到其价格中——未来现金流、增长预期、投机成分,甚至品牌价值:
JackBarker:PiedPiper的产品是它的股票
当谈到web3.0去中心化协议时,可以做一个明确的类比。首先,考虑到web3.0的免许可性质,去中心化协议在设计上是“公共项目”。由于令牌用于确保正确的协议操作和可持续性,其价值应以某种方式与网络的实际价值和规模绑定,以防止可能导致对网络资源拥有所有权的攻击。基于这个类比,代币价值*应该以某种方式整合网络产生的价值,例如协议费用、访问网络资源的价值、利用社区信任等。*重要的是:这里我们讨论代币价值,而不是代币价格。代币价值是“我作为代币所有者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效用,我如何评估这种效用?”。反过来,代币价格是在公开市场上确定的,是对“我需要支付多少才能购买/出售此代币将收到多少?”的回答。
使用以令牌为中心的方法来理解web3.0协议的价值对于回答不同的问题至关重要:令牌究竟是如何产生价值的?背后有什么机制?分析复杂对象的策略之一是分解成简单的模式并使用它们。自然科学,例如化学和物理学,就是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复杂的物体分解成简单的物体。它们又可以分解成基本粒子。
将分解的思想应用于理解代币设计和在其之上创造的价值将我们引向两个实体:价值捕获机制(VCM)和价值创造模式(VCP)。机制(VCM)解释了如何创造价值以及代币如何产生价值,而模式(VCP)描述了应如何实施VCM。除了提到的两个机制之外,强调价值不仅被捕获,而且被分配给代币持有者也是合乎逻辑的。有时,价值获取和分配在一种机制中共存,但也有纯价值分配机制(VDM)的例子。
VCM/VCP分类
理解代币的价值捕获机制归结为回答以下问题:代币持有者通过使用该代币获得了什么价值?为什么这个效用有价值/基于这个效用函数的价值来源是什么?
让我们讨论一个例子-Compound(COMP)令牌。代币的效用是一种协议治理权,与拥有或委托给特定地址的代币数量成正比。该代币仅提供一种效用-内部协议治理,这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允许管理协议的有限资源:例如未来发展、流动性挖掘政策、DAO国库持有量的使用等。这种效用的价值取决于(1)实际需要管理的协议资源量(2)根据Banzaf权力指数的代币持有者权益大小。
但是,价值的起源不仅包括、——两者都归结为管理非常有价值的有限资源,还包括协调的价值。价值创造模式可以定义为Compound协议治理的技术实现,被其他项目使用,例如Uniswap。协议产生的货币价值累积在DAO金库中,并且没有自动化的价值分配机制,因为金库的使用是社区治理决策的主题。
图1.基于所提出方法的复合令牌分解。
当然,每一种价值获取机制背后的逻辑,比如前面提到的内部产品治理,都是一个非常笼统的逻辑。然而,它具体实现是不同的——比如复合治理和MakerDAO治理系统。流行的快照治理方法实现是一个额外的例子。
因此,一般的想法是,无论其技术实现如何,特定VCM的价值来源都是相同的。定义代币功能的政策和机制设计是其价值来源的预测因素。例如,一套治理机制设计导致,Compound代币提到的价值来源。
使用所提出的方法,确定了九种不同设计的价值捕获机制:价值转移*,工作“抵押”令牌,协议共识令牌,股息,由另一种资产支持。因此,没有必要将这两个功能区分为两个不同的VCM。**元治理VCM概念被创建的,通过该第一提供给几个令牌的投票权组合成单个代理令牌PowerPool协议。然而,元治理可能是更普遍的元模式的第一个表示。它需要额外的研究。
提到的价值捕获机制可以被视为令牌模型的构建块。描述从协议的主要系统目标到机制设计和令牌模型的特定实现的过程的简单思维导图如下所示。它从应用于原生代币的初始系统、其目标和政策/机制设计开始,以确保实现这些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集成到系统中的Token被认为是实现系统目标的关键工具。例如,系统目标可以是操作安全、去中心化治理等。
因此,第一步包括系统本身和应用的机制设计/政策:
初始系统、系统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将代币的政策/机制设计作为网络设计的一部分,确保实现系统目标
整体思维导图如下所示:
初始系统->代币的政策和机制设计->价值来源->价值捕获机制->价值创造模式->组合可组合VCP作为特定代币模型
严格来说,现有的大多数代币模型都可以描述为“价值转移”加上其他VCM。区块链协议的技术特征导致几乎所有资产都用于在两个交易对手之间转移价值。理解了这个特性,我建议在分解所有不是它的核心功能的代币时排除价值转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享乐价值不仅可以是数字艺术等NFT的属性,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根据上下文和情况,它可以是几乎任何其他数字资产的VCM。
将令牌分解为VCM和应用程序域
提议的价值捕获机制可用于描述为完全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的令牌模型。最明显的例子是内部产品治理——它可以用于Defi协议、NFT项目、绿色能源区块链初创公司等。将令牌分解为VCM的示例如下所示:
可以使用一个VCM描述的代币:COMP(7)、BAT(1)、REN(3)、NMR(2)、ETH1.0(1)、ETH2.0(3)、LPT(2)、LINK1。0(1)、cDAI(5)、YLA(5)、DPI(5)
设计为两个VCM组合的代币:MKR(4)(7)、1INCH(4)(7)、SUSHI(4)(7)、SNX(1)(7)、FIL(1)(2),DAI(1)(5),BNB(3)(6),SOCKS(5)(9)*,OXT(1)(2)*正式来说,著名的UniSocks代币可以用这两个VCM来描述
三VCM令牌非常罕见,因为可以相互补充的VCM组合并不多。此类代币的主要例子是在Defi领域,结合内部产品治理(7)、不同形式的分红(4)以及工作代币(2)或元治理(8)。
价值捕获机制和模式方法可以应用于与不同经济部门相关的数字代币——从L1/L2协议、DeFi、数据、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原生领域开始-Livepeer、dFile托管-Filecoin)、能源,以及许多其他产品,包括代币化的实物和财产,以及数字艺术。
谈论著名的加密经济原语,例如绑定曲线或令牌管理注册表(TCR)-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有一个令牌表示由原语实现捕获的价值。例如,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BondingCurve发行的代币都有自己的效用和VCM组成,而BondingCurve本身只是一种自动化的做市商。因此,不存在“基于绑定曲线的代币模型”——它是一种做市商机制。相比之下,TCR总是具有与特定TCR专门相关的本机令牌,并且该令牌由VCM#1,2组成。
随着空间的发展,代币模型趋于更加复杂。首先,它与市场上主网协议的爆炸性增长以及新的可组合性机会有关。例如,代币不仅可以满足其主要用途,还可以借出或用作抵押品来获得贷款或发行合成资产。与此同时,该领域正在转向广泛采用去中心化治理,以及不同的价值分配模式,例如不同种类的红利。我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几乎每个代币都会在一个基本模型中至少有两个VCM,以及一些基于DeFi协议列表的附加实用程序属性。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