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橙皮书,作者:orangefans,星球日报经授权转发。
AlbertWenger是硅谷顶级投资机构UnionSquareVentures的合伙人。月初,他在柏林的区块链论坛上发表了一个演讲,演讲主题是“隐私究竟是一种价值,还是一种策略”——这是一个回归基础的理念讨论,演讲本身就非常有趣,后面我会抽时间写一篇关于这个演讲的文章——但最打动我的其实是Albert开场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不太好翻译成中文,因为看起来太抽象了。但Albert其实是在说一件非常具象的事情,他认为:所有技术的本质,都是试图去把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填满。哪里存在可能性的空白,新技术就会试图去占领这些空白。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说明:火。火是人类最早拥有的、最古老的一项技术之一。我们是地球上唯一会制造火使用火的物种。你可以用火去做饭,熟食最终帮助人类发展进入到了另一个阶段,你还可以用火取暖,它有各种各样的好处和用途。但火同时也可以用来制造火宅,用来烧光别人的房子。这就是当我们在说“Newtechnologygrowsthespaceofpossible”的时候真正所指的含义。技术只有一个动机和目的:填补所有空白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包括好的可能性,也包括不好的、坏的可能性。技术本身没有价值观,它无法判断哪些可能性是好的,哪些是坏的,但使用技术的人——也就是我们——拥有这个能力。这也是我们拥抱新技术时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之一。听起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么,为什么我会被这句平白无奇的话击中呢?我仔细思考来下,发现是因为它让我想到了区块链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就在前几天,我上网看到了一个特别“搞笑”的DAPP,叫CryptoSketches。这个DAPP的玩法,是鼓励你通过鼠标画一些草稿图,然后把这些图上链,标记是自己的作品,确权,然后你就可以在链上对自己的图画进行拍卖交易了。简单概括,就是一个鼠绘艺术作品的区块链交易平台。这个项目“搞笑”的地方在哪里呢?大部分人是没有绘图能力的,尤其是高难度的、缺少专业手绘板工具的“鼠绘”。于是你在上面看到的出售作品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你一定会想:这么丑的画,谁会真的花eth币去买啊!何况买的还不是实体版的画,买到的只是数字作品的一种虚拟的所有权。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因此看完之后也就笑笑过去了。但Newtechnologygrowsthespaceofpossible这句话又让我想起了这个项目。作为一种技术,区块链最大的特点是:有史以来,我们第一次把经济系统嵌入到了互联网里。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和token代表的是一种更直接的经济系统。在互联网的基础设计上,我们第一次把交易支付的能力写入到了底层协议的代码里,让人们可以直接在协议层支付购买想要的商品完成交易。而对CryptoSketches来说,它毫无疑问是区块链技术“原生的玩具”。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前,我们是很难看到这样“奇怪”的项目的。也许你要反驳:通过微信、支付宝这样的移动支付工具同样可以造一个CryptoSketches出来。理论上,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看,的确可以。但问题是这样做的成本太“高”了——你需要接通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这样的工具,而且这还无法实现全球交易,只能局限于中国内地。如果国外的用户也想使用,那么,你需要接入其他国家的支付工具,比如paypal。或者,你自己重新做一个交易中介,负责国内外资金的统一转换,也是可以的,当然这个成本就大到天上去了——总之,我的意思是: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前,为了做CryptoSketches这样的小玩具,你需要花费不少的成本,这个成本通常个人开发者无法承担,只有商业公司承担得起,但商业公司又很精明,玩具一看就没前途,无法创造利润,因此商业公司也不会开发。于是,我们确实在古典互联网里看不到这样的项目。反过来说,当区块链把经济系统这套成本尽可能降到最低的时候——低到你5分钟就可以发行一套代币、构建自己的支付系统——那么,一些此前不会有人倾向去做的东西,就会陆陆续续不断冒出来。Again,技术只有一个动机和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填满空白的可能性。不论可能性的好坏与价值大小。区块链技术把“潦草粗糙的鼠绘图画进行交易拍卖”的可能性填补了。它让这件事真的发生了——哪怕从经济学和商业角度来看,这件事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它对用户来说,甚至是不存在的需求。是的,我很确定,许许多多像CryptoSketches这样无用的、不makesense的项目,99%最终都会死亡。但我同时也很确定:如果没有区块链技术,这些项目甚至连“出生”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这,就是一项新技术所带来的意义。如果你恰巧读过凯文凯利的文章“WhatBitsWant”,你也许能理解我想说的是什么。在那篇文章里,kk把比特看作是一个生命体,他从生物学的角度告诉我们:比特和一切生物一样,它有自己天然的使命、动机和目的。就像世间所有的动物的目标都是为了繁殖、在这个世界尽可能多地传播自己的DNA,比特的使命是尽可能多的复制自己,让它自己所代表的信息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自己的拷贝留在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操作系统和软件里,和其他比特进行更多的互动。kk告诉了我们“WhatBitsWant”,AlbertWenger则告诉了我们“WhatTechnologyWant”——技术总是想要填补更多空白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它现在面临的所有指责都是不足为奇的:人们总是认为区块链效率低、存在问题,没有合适落地的场景。而这些,其实仅仅只是区块链在填补一部分对人类来说不那么有益的空白可能性而已。人们看到了这部分可能性的“无用”、“多余”,甚至是“不好”,但少有人真正意识到“区块链填补空白”这件事本身所带来的意义。一项新技术的出现,总是降低了某些事情的成本,于是就有了一群好奇、无聊、热情且精力旺盛的人蜂拥而上,试着利用这项技术去做各种各样无意义、无价值、无用的尝试。这些尝试大部分会消亡,但市场和用户最终会从中挑选出一两件产品,而这些产品最终将取得此前难以想象的、无与伦比的成功。技术总是这样不停演进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总是源源不断地有不同的、精力旺盛的聪明人,投入到这场实验中。这些人最后总会尝试做出点什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