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肖磊:针对虚拟货币监管层再出手,目的明确但也存在挑战_波特币与比特币

编者按:本文来自肖磊看市,作者:肖磊,星球日报经授权发布。中国目前在虚拟货币监管层面,正式的国家级红头文件有两个,一个是2013年12月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另一个是2017年9月4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目前所有的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政策,基本上都基于这两个文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各部委和地方金融办出台新的监管政策的依据。

这两个文件实际上最重要的部分可以用三个层面来总结,首先是国内的金融机构不得为虚拟货币提供各类服务,包括支付、结算、托管、保险、衍生品等;其次是任何机构不能以发行虚拟货币为名,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第三个是,各类互联网平台,不能为虚拟货币的交易、发行融资等提供传播和交易场所。基于此,实际上在去年9月4日之后,诸多参与虚拟货币发行的各类募资平台首先关闭,到9月15日各类交易场所开始关闭,到10月30日火币和OKcoin两大交易平台停止运营,内地市场开始进入了监管的收尾阶段。但关于媒体和自媒体的监管问题,这两个文件里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目前对自媒体等进行的封号等处理,实际上主要的判断标准有两个,一、该自媒体是否就是相关交易场所或募资平台所创办的,如果是,那么就算是中立的发布一些研究报告,也会遭到监管层的屏蔽,因为这个可以依据去年的9月4号文件,定义为交易相关平台方来处理;二、该自媒体是否在国内有意或无意的,参与了国内外虚拟币发行项目的评级、推荐和利益输送,这个也可以依据去年9月4号的文件来屏蔽。另外,有一些自媒体,实际上触及到了一些比较敏感的事件,比如传播了虚拟币市场的一些维权或恶意放大市场乱象的信息,引起了投资者的恐慌,增加了各类事件的爆发概率,刺激了一些恶意维权等现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严重的,监管层最担心的就是虚拟币市场发生类似于网贷行业的情况,对舆论层面的监测会更上心。当然,虚拟币市场也有其特殊性,这可能会给监管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困扰。由于虚拟币这个概念,实际上来自于其底层技术“区块链”,如果站在监管层的角度,其中一个考虑是,去糟粕而留精华,把炒作虚拟币这个糟粕去掉,而留下“区块链”这个精华,这个可能会存在很大的挑战。区块链作为一个底层的技术,被工信部已经写进了十三五信息规划,区块链也开始被各类科技类公司引进,国内互联网巨头也都开始重度参与,这个概念越热,普通投资者就越想参与,而可供投资的标的实际上比较有限,目前看合法的渠道可能只有去股市买区块链概念股,但问题在于,中国的很多上市公司,本身就是在造概念,真心想研究这个技术的公司实际上并不多,过一阵子估计会有一些公司,直接改名为“区块链”,忽悠股民,就像网贷比较热的时候,有公司直接改名为“匹凸匹”一样,最终对投资者和市场的伤害会更大。区块链领域可能也会出现借助“服务实体经济”糊弄监管的事,如何避免打着“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的幌子,干各种伤害行业和投资者的事情,对于监管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再者,比如比特币等,实际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传播,同时也是一个国际品种,其交易需求基本上是无法用监管手段能够完全遏制住的,这种需求只会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美国的做法是,既然消灭不了,那就放到眼皮底下,既然打不败敌人,那就把敌人变成朋友,所以才有了规则非常明确,监管非常严格的比特币期货,日本也批准了几家有明确规则的虚拟币交易所。当然,我们要学美国或日本这种监管方式,难度确实很大,因为投资者的教育水平和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只能用风险隔离的监管策略,而无法做到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一点市场也应该对监管抱有理解心态。从未来的情况看,监管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会对很多抱有一夜暴富想法,想冲进这个市场获得财务自由的普通投资者,甚至有很多大爷大妈,一种风险的警示,也对很多借助虚拟币和区块链概念,做非法集资和的组织一种震慑和定性;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就在对炒币领域加强监管之际,新华社、工信部、央行等,都在肯定区块链技术,这实际上给在这一领域创业的团队,踏实干事的人的一种肯定,未来致力于这个市场产品创新、技术普及、用户教育等带来了新的机会,市场整体来说会被“降噪”,正如刚刚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盛松成所言,政府部门的大力监管对区块链行业是好事,通过治理ICO,驱逐数字劣币,可以让区块链发展得更加稳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0ms0-6:5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