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冲突与和解——比特币愿景十年回顾_Bitcoin Token

本文来自橙皮书,作者NicCarter,翻译:Eric,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引言自创世区块诞生以来,比特币已经走过了将近十个年头。这期间,虽然人们对比特币的赞美和非议不断,比特币的发展之路也磕磕绊绊,历经艰难险阻,但是它始终以最耀眼的方式吸引着全世界的注意力,以最颠覆的理念震撼着经济动荡中的芸芸众生。本文是由著名投资人NicCarter发布的比特币十年回顾,文章总结并分析了十年来比特币的发展历程,以及社区对比特币未来愿景的变化过程。亦如惠特曼的《自我之歌》所述:我如鲲鹏之巨,身纳百人之躯。比特币在曲折发展中日益壮大,并逐渐集成了支付、储备、数据库等功能于一身。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比特币将更积极地吸收人类的秩序,融入现有的体系,成为一支真正改变世界的力量!比特币的故事如何随着时间而改变

——Hasufly及NicCarter我自相矛盾吗?是的,很好。我是自相矛盾的。我如鲲鹏之巨,身纳百人之躯。——WaltWhiteman,SongofMyself也许比特币社区中最持久的冲突源于对比特币的愿景及其归属的不同观点。以比特币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本以为它是廉价的全球支付网络,最终却在2017年区块堵塞的时候宣告失败。他们并不一定是错的,只是他们对比特币的世界观最终成了比特币社区中的少数派,这种愿景在预期的时间内并没有实现。由于没有公认唯一的领袖,比特币粉丝们会参考创始文件和早期的论坛帖子,以试图寻求Satoshi真正想要的货币。这与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通过审理宪法并将其古老智慧应用于当代案件没有什么不同。而其他人却拒绝这类文字游戏,转而关注当时语境中的具体应用分析。怀有相斥愿景的实体导致了比特币社区内部的冲突——当这些愿景无法协调时,摩擦便产生了。比特币的愿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技术发展,实用化的现实及真实世界的事件塑造了公众的观点。这篇文章试图汇总比特币在其9年历史中所展现的各种主流的功能叙述。本文的内容基于一篇优秀的前文,它由MuradMahmudov和AdamTache撰写。我们建议您将其添加到阅读列表中。变化的功能叙述

《上海市数据条例》今日生效:支持区块链、零信任技术创新,推动隐私计算技术应用:1月1日消息,《上海市数据条例》今日起正式生效。《条例》指出将发展区块链等产业,支持浦东新区加强数据交易相关的数字信任体系建设,创新融合大数据、区块链、零信任等技术,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共同推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数据安全流通技术的利用。[2022/1/1 8:18:20]

在这里,我们希望更细致地探索比特币关键功能叙述的流行。我们确定了七个截然不同的主题。在比特币历史上,这些主题曾在比特币粉丝心中一度占据着主导地位。请注意,这些并不一定是最具影响力的功能叙述——我们更专注于刻画比特币用户的主流观点。按出现顺序,粗略归纳如下:电子现金概念的验证:第一代的主要功能叙述,也是比特币早期的一般观点。当时,密码朋克和密码学家仍在评估这个新生项目并判断它是否有效,如果确有其事的话。由于先前所有的电子现金计划都失败了,人们花了一段时间才确信其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并继续拓展更广阔的比特币协议概念。廉价的p2p支付网络:一种非常流行和普遍的功能叙述。一些人认为这就是Satoshi的初衷——一种直接用于点对点的互联网交易货币。如果你愿意的话,它甚至可以成为去中心化的Paypal或Venmo。由于小额交易已经成为互联网商务的关键组成部分,因而这种观点的支持者普遍认为,低手续费和便利性是这类货币的基本特征。抗审查的数字黄金:与p2p支付功能叙述相反的是,这种观点认为,比特币代表一种无法篡改的、非通胀的、无法扣押的代际财富储存,它不会受到银行或国家的干涉。这类观点的支持者不再强调比特币在日常交易中的使用,而是认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预测性和保值性更为重要。我们粗略地将稳健货币的信徒归纳到这个阵营中。私密、匿名的暗网货币:比特币对匿名在线交易十分有用,尤其是促进黑市的在线交易。这一点并不一定与电子黄金的地位相斥,因为许多数字黄金定位的支持者认为可互换性和私密性是比特币重要的属性。在连锁分析公司对比特币用户去匿名化之前,这是一种流行的功能叙述。加密货币行业的储备货币:这种观点认为,比特币的重要作用是更普遍地作为加密货币/加密行业的基础货币。这是以比特币作为计价单位的交易商所持有的观点——其他数字资产以比特币计价。此外,持有BTC的交易商、企业和分布式网络事实上都支持这一观点。可编程的共享数据库:这是略显小众的观点,通常指的是比特币可以嵌入任意数据而不止是货币交易。持这种意见的人更倾向于将比特币视为可编程的,可表达的协议,它可以促进产生更广泛的用例。在2015-2016年间,主流观点认为比特币最终会通过侧链吸收各种功能。像Namecoin、Blockstack、DeOS、Rootstock等和一些时间戳服务项目都基于这类的协议观点。非相关的金融资产:这种观点将比特币严格地视为金融资产,并发现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回报分配。特别是,它与各种指数、货币和商品之间较低的关联,甚至不存在关联的气质,使其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多元化投资组合。支持者一般不太关心拥有现货的比特币,他们对接触资产的事更感兴趣。换句话说,他们想要投资比特币相关的风险,而不一定是比特币本身。随着比特币更加金融化,这一概念已经获得了成功。在下面的图表中,我们根据当时的流行度对不同的功能叙述进行了衡量。这不是现代艺术——它代表了比特币不断变化的潮流趋势在这份图表中,我们罗列了上文提出的七种功能叙述的相对影响。如你所见,虽然人们当时也支持p2p支付网络和数字黄金这类观点,但电子现金的概念验证在一开始就是主流观点。后来,比特币作为一种匿名的暗网货币在丝绸之路上大受欢迎。时至今日,这种观点从未真正消亡,比特币仍在暗网上使用,尽管存在其他面向隐私保护的替代品。随着爱希欧的兴起和大量山寨币市场的激增,比特币成为了这个更大的经济体的储备资产,特别是在2014年和2017年的牛市中,这已成为了比特币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注意到p2p支付的构想直到2017年中期都保持着影响力,后来这些支持者大部分转移到BitcoinCash。然而,随着2018年闪电网络的出现,人们对于在线小额交易和免费网络支付的热情又逐渐回升。在2015年和2016年,侧链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人们期望比特币将很快拥有极大扩展的功能,并淘汰绝大多数山寨币。相关的功能扩展项目,如Mastercoin、coloredcoin、Namecoin、Rootstock、Blockstack和OpenTimestamps都促成了这种观点。然而,由于侧链实施起来十分复杂,这种非货币用途的想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当比特币在2014-2015年的熊市中脱颖而出后,分析师们又开始考虑将其视为差异化的商品货币的地位。在2015年11月,TuurDemeester发表了一篇题为“HowtoPositionfortheRallyinBitcoin”的投资说明,并认为比特币作为投资组合资产具有独特的特质。2016年中期,Burniske和White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观点:比特币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资产类别。这些分析师们注意到比特币与传统资产之间的相关度很低。而且随着这种情况持续存在,比特币可作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观点在资产管理行业的某些前瞻性部门中日渐流行。今天,这已是一种盛行的观点,其推动了金融产品的大部分需求,也使得传统投资者接触到了比特币。在所有这些制度中,数字黄金的构想仍然举足轻重,现在已是达成共识的观点。从属的p2p小额现金派随着BitcoinCash的出现已经基本销声匿迹。时至今日,经过多年的纷争和内斗,这已是主流的观点。然而,并不是所有比特币用户都是意识形态上的比特币粉丝,在图表中也反映出这点。许多比特币持有者将其视为多元化投资组合方案,也有一些仍将其用于匿名的暗网交易。同时,p2p小额现金派也随着闪电网络的出现而卷土重来。紧张与释放

上海市商务委:完善重点商圈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建设:8月1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透露,上海将聚焦7个方面、28项任务,力争到“十四五”末率先基本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上海商务委指出,要加快商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商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优化消费市场环境,完善重点商圈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建设,完善消费领域标准体系,重要产品追溯等机制。[2021/8/2 1:28:31]

如果你仔细分析上面的图表,你会发现比特币的某些愿景是完全不相容的。例如,就像SpencerBogart强调过的一样,全球链上支付网络的愿景与其数字黄金的定位相对立。通过在图表中将它们分隔开,我们展现了这些世界观之间的冲突。虽然充满火药味的讨论早就开始了,但随着2015年BitcoinXT的发布,冲突才真正地爆发了。加之BitcoinClassics的火上浇油,使得这场冲突无限制地愈演愈烈。它在2017年中期——BitcoinCash最终分叉时——达到顶峰。在随后2017年的牛市中,比特币的手续费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直接导致了BitcoinCash阵营的离开。然而,自那时起,手续费已经稳定了下来,对大容量区块的需求也似乎不那么急切了。此外,在2018年初,闪电网络项目开始实施,基于比特币的小额支付随之出现。因此,紧张的局势缓和了下来,两个阵营都能追求自己的目标。我们注意到,由于第二层解决方案的出现,人们对比特币支付功能的乐观情绪再次显露,因而,2018年比特币群体中廉价支付学派的数量有所增加。从分析中我们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比特币目前正因一个罕见的相对和谐时期而受益。虽然没有一种观点完全占主导地位,但数字黄金的功能叙述现在肯定是最流行的。2015-2017年的内斗以BitcoinCash的分叉和向Litecoin、Dash和Nano等其他p2p支付网络的转移而告终。如今,紧张的局势似乎已基本缓和,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处于比特币历史上一个异常平静的时期。主观上看,在这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中,比特币的发展似乎更为迅猛。无休止的社交媒体口水战,会议驱动的妥协与协议,以及关于分叉的各种争端确实会拖累开发者的进度。但是,还有一场斗争正在酝酿中。如图所示,比特币的匿名和可互换的愿景与越来越受欢迎的金融化和透明化有所不符。想要使金融资产和比特币互通的个人,倾向于选择兼容AML/KYC的比特币,而不是过多强调隐私性和可互换性。许多权威人士认为,这将是下一场关乎比特币灵魂的激烈斗争。最后,冲突和和平时期都很重要。冲突会揭示权力结构之所在,并传达出关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真实感受的信息。只有在胁迫之下,企业、个人和开发者们才能被迫站在一起,并发出他们内心对于比特币发展真正的呼声。大事件时间表

动态 | ConsenSys 支持的 uPort 与普华永道合作为英国金融部门开发区块链身份管理系统:由 ConsenSys 支持的基于以太坊的身份管理项目 uPort 已与普华永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英国金融部门开发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管理系统。uPort 表示正在探索如何简便化身份验证以改善客户的注册流程并降低金融公司的合规成本。普华永道高管 Mike Kennelly 表示,该项目开放了使用金融服务的渠道,有助于减少欺诈并推动更多竞争进入英国银行生态系统。普华永道此前在报告中表示,银行业的技术变革到 2030 年可能会为英国经济带来超过 346 亿英镑的增长。[2019/9/24]

我们知道,我们的大部分分析都基于对之前BitcoinTalk帖子的主观解释。如果你不甚同意,我们欢迎你提出替代方案。为了使后续分析更为便捷,我们会循其历史轨迹,将关键的比特币大事件时间点整合到一起。我们建议你把下面的时间表和多彩的“变化的潮汐”图表放在一起观看,它们应该有助于解释清楚我们做出这些判断的原因。结论通过对BitcoinTalk上帖子的分析,以及与早期的比特币粉丝进行的一系列讨论,并基于我们对比特币历史理智、谨慎的态度和多年以来主流观点的回顾,我们整理了比特币不断变化的功能叙述。任何长期混迹比特币圈的人都应该能够进行类似的分析。我们的分析并非绝对真理。相反,我们希望推动比特币远离绝对主义,并且我们承认比特币主要的功能叙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都没关系——基于新的数据而改变看法是无可厚非的。忠诚度的测试往往比较脆弱,因为它们通常要求个体固步自封。但是,如果大多数比特币粉丝回过头来思考他们自己过去的历史,他们可能会发现他们自己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长。两位作者也确实经历了这个过程。最后,对比特币历史理智、谨慎的态度是所有尝试定义比特币的必要起点。它的内涵不是单一的,比特币粉丝在认识上可以各不相同。比特币是多元的,重要的是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感谢DanMcArdle和MuradMahmudov的贡献。

声音 | 汪玉凯:区块链等加速了数字化等的进程,为政务信息化推进提供了技术保障:据人民论坛网报道,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刊文《数字政府的到来与智慧政务发展新趋势》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比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进一步加速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进程,为政务信息化不断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2019/5/5]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3:84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