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公链治理与“社区”的几种意思_GATE

编者按:本文来自以太坊爱好者,作者:阿剑,星球日报经授权发布。以赛亚·伯林曾引述过一段轶事:有人问凯恩斯:爵士,人们说思想的工具无非是语言和图像,那么您是用哪一种工具来思想的呢?凯恩斯俏皮地回应:我用思想来思想。伯林评论说:凯恩斯是唬人的,思想不可能不借助载体。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意识不到自己所用词语的准确定义、意识不到这些词语中包含的暗示对自己思想的影响。“社区”一词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这个圈子里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词:“比特币社区”、“以太坊爱好者社区”、“社区回馈计划”。其实读者应该意识到,“社区”在上述三个词中含义都不一样。尤其是最后一个,当一些项目方在使用“社区回馈”的时候,这个“社区”大概率是“原始用户、看好项目的高忠诚度用户”的同义词,甚至等同于“持有项目代币者”。至于前两个,当前只有第一种用法的含义可以得到公认,而第二个用法的含义尚在生成中。而这一切都要从公链的治理开始讲起。公链治理的定义与模式

六大虚拟地产平台均价较1月份下跌85%,林俊杰所持虚拟地产浮亏86.5%:8月11日消息,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六大虚拟地产平台(Decentraland、The Sandbox、Voxels、SomniumSpace、NFTWorlds和SuperWorld)的平均价格从今年1月份的约17000美元下降到现在的约2500美元,跌幅为85%。

随着加密熊市来临及价格大幅跳水,曾经宣布高价购入虚拟地产的明星公司、名人都面临浮亏的状态。其中,知名歌手林俊杰曾花12.3万美元在Decentraland买了3块虚拟地产,目前这三块地的价值约为16628美元,浮亏86.5%。(财联社)[2022/8/11 12:18:07]

公链治理的定义从一个相当抽象的层面来说,公链其实是创造了一些不依赖于掌控暴力的中心来执行的产权规则。很多人认为公链创造了很多数字资产,但其实资产与施加其上的产权规则是不可分离的。除非我们知道产权是如何界定的,否则我们就没有办法交易,尽管一定程度上的使用是不受影响的。在比特币出现以前,基本上,无论是有形的资产如机器和土地,还是无形的资产比如知识产权和商业信誉,基本上都要由中心来认可,并使用暴力来加以捍卫。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一套系统,其管辖能力是有边界的,因此除了法律以外,我们还有道德和风俗。法律和道德风俗就构成了对中心化世界中界定产权的规则。但是没有一套产权规则可以停滞而不发生变化,因为技术在进步,社会交往也会变得更复杂,人们可能在一些现存的产权规则没有涵盖到的地方发生冲突,所以就需要一些办法来改进。大陆法系的改进办法是设立专门的立法机关,而英美法系的办法是法官在解决诉讼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判例,当然现实生活中的体往往是两者的混合。与此对应,公链的共识规则其实就是公链上的产权规则,链上的资产就在共识规则下运行。那么公有链的共识规则如何更新呢?这就是所谓的公链治理问题。公链治理与协议层的经济模型往往交织在一起:不考虑治理上的情况,就无法估计经济模型的稳定性和潜力;当两者并不等同。做个类比的话,经济模型问题比较像货币理论问题,而治理问题比较像哲学问题。治理模式那么考虑一下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一种是“链上治理”,或者说“紧耦合型治理”,一种是“链下治理”,或者说“松耦合型治理”。“链下治理”是一种较为松散的、没有严格流程的治理方式。也就是说,谁有权利参与、如何参与、决策的充分条件是什么,全都是不确定的。前几天还有朋友来问我:EIP的完整流程是什么样的?我回复:全流程就是一个很松散的流程。所有人都可以提一个升级提议,提了之后等待足够多人看到、理解你的想法、觉得有意思开始讨论、讨论了觉得可行或不可行、接受或拒绝或是搁置,然后部署到客户端代码里面。这是一种非常松散的治理方式,如果没有成为现实的话,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能行得通的方案。但我们所知比较著名的BIP32/39/44以及ERC20/721,都是这样产生出来的。这种模式还有另一个名字:“社区治理”,“社区”是主体,不是客体。这个“社区”也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第一种含义,其英文对应词是“community”,使用这个词是因为密码学货币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参与治理的人意识到,需要有一个不同于“政府”、“公司”、“组织”的词语,来表明这种治理的去中心化属性。这才是“社区”最初的含义。“链上治理”则是更加正式、有明确流程的治理方式;以其程序为了公正往往直接发生在链上,因有此名。当前使用“链上治理”的著名案例有使用DPoS共识机制的EOS和Tezos,也有使用PoW共识机制的DASH。“链上治理”往往使用原生代币的数量来界定投票权及其权重,持有原生代币的用户可以自己在链上投票,也可以把自己的权重委托给某个实体,让这个实体代为投票。虽然仍然有人使用“EOS社区”这样的词语,但我认为,一旦附加了链上治理,社区一词在该语境下也就失去意义了。既然参与者不是一个没有具体组织形态的东西,那也就没必要使用“社区”这个词了。有的只有持币者,或者说,选民。应该说“EOS选民的投票结果是……”才对。至此,我们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以太坊爱好者社区”,这个词语中的“社区”,指的是什么呢?是持币者,还是看好项目的粉丝,亦或是没有任何意义,纯粹是混淆视听?狭义社区的角色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具备六大优势:12月22日,在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主办,科技行者协办的“2020可信区块链峰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以“区块链让开放银行更安全”为主题发表演讲。

高峰以数字函证场景为例,介绍了区块链在银行业的应用——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BPBC)。其底层采用自主可控且通过工信部可信区块链认证的“工银玺链”产品,应用层提供函证申请、函证分发、函证回函、合规检查、统计分析、数据驾驶舱等功能模块。

该平台具备六大竞争优势:一,区块链技术安全可靠避免函证信息被泄露、篡改;二,线上实时传输智能高效,可跟踪,可催收;三,便捷易用,询函一触即发,回函如期生成;四,各环节建立共识机制,全程留痕可追溯;五,事务所、银行与平台便捷接入,随时扩展;六,独立部署监管节点,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管。[2020/12/22 16:04:33]

中间层我个人将“比特币社区”这个意义上的“社区”称为“广义社区”,因为它是用来表明治理的属性的,而不是用来指代某个实体的,而“以太坊爱好者社区”这个意义上的社区则是“狭义社区”。为什么我们需要狭义社区?两方面的原因:链下治理的松散性;公链的全球化属性。链下治理的松散性决定了其实大部分的意见交流都不是发生在单个言论空间里的。在以太坊的治理中,名义上来说我们需要在EIP的GitHub库里面提交issue发表观点;但实际上,绝大部分观念交流还发生在EthereumResearch、Reddit和Twitter上。这反映出人们在交流形式上有多样的偏好,使得我们不可能全然取消掉小众的言论空间,只剩下一个集中的言论空间。公链是具备全球化属性的,可是治理过程往往只使用一种语言——英语。虽然在软件工程界这种情形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不得不说这样会降低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并削弱人们参与治理的意愿。狭义社区可以构筑不同语言间沟通的桥梁,让更多潜在参与者可以实际参与进来,为公链贡献智慧。总而言之,狭义社区其实是中间层,爱好者在狭义社区中聚集,汇集意见并向四面八方传达。狭义社区的多样性与广义社区的去中心化我知道有人会提出疑问:如果小社区变成了一个中心,一个强节点,这不就违反了我们去中心化的愿景了吗?我认为,这样的疑问是混淆了定义。因为系统功能的正常提供,与功能的升级换代,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即便治理上是中心化的,整个系统仍有可能是去中心化的。在治理这个层面,因为要形成共识,希望所有的节点都有同样的影响力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甚至我要主张,正是这种多元的小社区,才有可能实现整个社区的去中心化,进而维护系统在功能上的去中心化。人们可以自愿地汇集在自己喜欢的社区中,跟同好讨论和协作。这样的安排,既有助于整个社区的多样性,又有助于提升效率,因为小社区在辨别成员的工作能力和热情上效率会更高。此外,因为组建社区没有门槛,所以社区之间也要竞争,社区的行为也会受到约束。归根结底,狭义社区其实是公链在社会层面的扩展。以上关于狭义社区的言论,全部都是我个人的观点。狭义社区到底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应该去做什么,并没有公认的结论可言,它仍处在生发和演化的过程中。:以赛亚·伯林《现实感》,译林出版社。具体章节我已忘记了。

报告:六大主流加密交易所10月现货交易量大幅缩水:11月9日,CryptoCompare发布的最新加密交易所10月报告显示,主流加密交易所OKEx、币安、火币、Coinbase、Kraken及Liquid于10月交易量平均下降23.55%。而针对该现象,有观点认为或与两个因素相关。量子经济学分析师Pedro Febrero认为,首先,越来越多的代币被‘淘汰’。比特币活跃地址数量增加,以及上个月的平均交易额增长。这两项指标均表明用户实际上正在使用BTC,但他们并未将其发送至交易所。第二个原因则是,交易者将DEX锁定在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上,这可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协议提供的流动性奖励,或在交易所进行交易(通过使用锚定BTC的ERC-20代币)。[2020/11/10 12:10:24]

声音 | 火币律林杨锦炎: 新加坡《数字代币发行指引》有六大亮点:对于新加坡《数字代币发行指引》的修订,火币律林总经理杨锦炎表示其具有以下亮点,一、新指引将数字代币的商业信托纳入“资本市场产品”,所增加的商业信托和衍生品不过是新加坡金管局对于市场中经常出现的资本市场产品的列举,让从业者对金管局的判断尺度有更清晰的概念;二、强化了监管主体和反反恐监管,被监管的主体几乎涵盖金融市场的全部玩家;三、支付型代币和稳定币要持牌经营,依据新法,任何从业者提供任何涉及支付型代币的或者运营平台交易任何支付型代币的必须获得证照,并且遵守支付法案关于反和反恐怖融资的规定。一旦代币具备支付功能,则任何提供支付代币交易服务的公司必须依据支付法案申请牌照;四、强调新加坡证券币标准有别于美国,新加坡依据其本国法律对某一种代币是否构成新加坡证券和期货定义下的“资本市场产品”进行独立的判断;五、积分不构成“资本市场产品”,积分型代币不是证券和期货法定义下的“资本市场产品”。但是,发币者必须遵守反和反恐融资的相关法律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六、代币回购具有证券属性,需持牌进行。[2018/12/3]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6:97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