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2018年是第一代公链诞生十周年,却被很多人称为“公链元年”。在资本的助推下,打“分布式底层操作系统赛道”排位赛的选手们陆续上线测试网和主网,运营开发者与用户社区,并大力构建生态。一批喊着带区块链走入“3.0时代”的公链,视TPS为“区块链2.0”最大的痛点,将分片、Plasma、Casper和各种共识机制,排列组合成不同的扩容方案,试图求出突破“不可能三角”的最优解。也有团队想从业务场景的真实需求反推技术的进化方向,调整底层网络架构。更有人质疑现在的公链是否已走上错误的道路,认为区块链本身并非为通用计算设计,没必要万事都对标互联网。无论剑指何方,在公链数量多于开发者,及数字货币踏入“长熊”的窘境下,造血能力弱的公链已完成第一轮大洗牌。所幸,市场上不乏现金流和技术能力过硬的少数公链团队,稳步迭代,为下一波机会来临蛰伏准备。一条公链最终的成败由多因素决定,而我们今天想从一个“小”的切入点对比下各主流公链:是否信守承诺,按既定roadmap实现每个阶段性技术目标。承诺的达成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链的信誉度和品牌力,也为熊市中的支持者注入更多信心。为清晰呈现主流公链的开发进度,Odaily星球日报联合区块链多节点超级孵化器TheBlockchainer、鲸准研究院,将CoinMarketCap中市值靠前、路线图清晰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16个公链项目“扒”了一遍。根据其官宣的路线图与实现情况,整理成下图。项目名称旁的完成度百分比小者,即“雷声大、雨点小”代表。相关专题
链与制作人,寻找下一条“超级公链”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