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以作为故事的支撑,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数据和故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趣的互谅互让。
有些故事营销采用的手段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然而更多时候,故事营销是在参与市场活动时,在观察大众共鸣的过程中进行的。事实上,就算市场信息一开始暗示这种共鸣是错误的,数据本身也不足以改变这个故事的走向。虽然数据本身可能是客观的,但是选取哪些数据以及分析这些数据所采用的方法仍然是比较主观的。更有意思的是,有时候产生共鸣的故事甚至可以让人们反过来对数据产生怀疑。最近亚历克斯?克鲁格(AlexKruger)和马特?奥德尔(MattOdell)在Twitter上的互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亚历克斯用一组数据,想要说明Twitter上关于比特币的讨论达到了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马特立即提出了一些质疑,他指出,那是因为当时加密货币领域的主流声音发出的互动推文很少。亚历克斯则辩解说,他只是在展示数据。最终,人们开始普遍提出质疑并认为问题根源在于所使用的数据有问题(数据具体是关于#bitcoin的,而不是bitcoin本身)。所以重点是,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故事,并且会去想办法质疑支撑故事对立面的数据。故事和故事之间的竞争
任何一个在crypto&Bitcoin社区呆过的人都可以证明这个事实:所有故事都在争取用户的喜爱和忠诚。例如,“什么是比特币?”“是P2P支付吗?”这是一种价值储存吗?是独立自由的货币吗?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故事竞争,不仅在Twitter上引发了激烈的辩论,还导致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协议硬分叉。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虽然用了不同方式,但解释的都是同一件事。另一种竞争形式在加密货币公司中更普遍,即用与主题不相干的故事去吸引人们有限的注意力。举例来说,当Layer1平台刚刚兴起的时候,市场上每个项目方都在讲一个不同的故事。他们需要向那些可能在他们的生态中创造价值的开发者,以及最终的用户解释为什么他们做的事情很重要。"我们应该关心治理模式吗?吞吐量TPS是最重要的因素吗?Gas消耗规则、共识算法以及底层技术隐私保护的逻辑是什么?"这些不同的故事竞相从Layer1出发解释人们应该关心什么,最终哪一种最能引起强烈的共鸣,用户可能就会流向哪里。这就引出了我们的论点……所有市场营销都是在讲故事
动态 | 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产业达成战略合作:据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广州10月24日报道,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及香港各界人士出席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的香港区块链产业协会与蚁米控股有限公司、蚁米基金、香港区块链投资基金四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合作四方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产业“教创孵投”战略合作。[2018/10/24]
我们进入了故事营销哲学的核心:所有的市场营销都是在讲故事。让我们以上面的例子为例,看看社区对于底层协议到底关心什么。12到18个月前,人们感觉好像每个区块链协议都在宣传它的吞吐量。“我们达到了1200TPS!““5000TPS!”“40亿TPS,认真读我们的白皮书吧!”今天,如果一个公链继续把TPS的故事带到市场上,没人会关注他。首先,有太多讲这个故事的项目,让人们感觉他就是来圈钱的。其次,人们对“比特币”的看法出现了转变,对“我们的技术比特币更好”这种说法的反感也在加剧,第三,人们普遍有一种感觉,认为基于开源技术搭建的东西最后都不可避免会走向同质化的功能。再看一个例子。不久前,Grin通过基于公平发行、去中心化隐私保护和无限期通货膨胀经济机制的MimbleWimble协议吸引了大量关注。这种公平发行的“三无”理念,即无创始团队激励,无预先挖矿,无预售的新概念让市场兴奋不已。然而,在成功博得市场眼球之后,Grin开始面临着无法激励开发人员的难题。由于没有预先挖矿、创始团队预留激励,也没有投资者预售,开发者只能靠社区的捐赠来维持工作。这个过程比预期的要艰难很多,Grin的价格在二级市场上被炒作的同时,项目当时唯一的全职开发者Yeastplume进行的筹薪活动非常不顺利,当时只筹到了不足目标10%的资金。创始人IgnotusPeverell也在发文表示对Grin早期的生态发展方式感到失望。
全国人大代表张俊勇:建议在大湾区内为区块链确立标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论坛”25日在香港举行。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张俊勇表示,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能够在制度创新方面为国家未来的发展作出长足贡献。他建议在大湾区内,为目前还未有的一些新事物订立国家标准,譬如区块链的标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未确立,香港应该有效推动相关标准的订立和落实,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范围内输出从而订立国际标准。[2018/4/26]
由于市场中关于Grin不管是优势还是挑战方面的讨论还在持续发酵,这引起了人们对激励机制更大范围的关注。这就为一些激励体系比较清楚的项目创造了讲故事的空间。那些把开发者激励和股东激励结合起来的项目,比如像Zcash采用的创始团队奖励,就可以跳出来制造一些话题了。反市场主流的争议性故事效果更好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故事是时刻在变化的。对于那些认识到故事重要性的营销人员来说,他们有动力去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故事的走向。你不仅需要给你的潜在用户讲故事,还要为那些不会买账的人提供另一种选择。比如,现在有一个新项目,它宣扬的观点可以是,协调开发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佳方案是预留一个合理的创始团队激励机制。很明显,又反过来强调激励的重要性了,这与市场上大火的Grin“公平发行”的故事理念背道而驰。这个故事就能为那些并不买账Grin的用户,提供另一种选择。或者,你也可以在“公平发行”的概念上继续做文章,升级一下故事的版本。只需要简单的改动一下故事的细节,比如为早期开发者如何在平台上获得资金支持提供一个方案。这两种方法都有可能成功,或者至少能与市场中的主流用户群产生共鸣。其实,对于项目来说,更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经常针对没人关心的主题进行营销。你不针对市场主流故事线做文章,用户对你提出的任何话题都会失去兴趣、感到无聊或者不相关。通常来说,去做争议性的反市场主流故事线的营销行为,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故事营销在区块链这样的边缘化市场尤为重要
在加密货币这样的边缘市场上,讲好故事的作用很大。虽然距中本聪的白皮书发表已经10年了,但由于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是最近几年才参与进来,所以人们并不知道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哪里,因为加密货币并没有很长的历史数据和经验可供借鉴。在这种背景下,每个项目在做的事情在大众的眼中是非常同质化的,这种竞争其实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为争夺用户的注意力上的竞争。简而言之,加密货币是一场关于想法和注意力的较量。加密货币社区仍愿意通过优质内容捕获好的想法
这对于那些天马行空的项目来说,无疑是好消息。目前,加密货币世界剩下的那部分人,那些熬过ICO狂热期、重返熊市的人,能够并且愿意真正去关注行业里面好的想法。他们愿意大量阅读长篇文章、听播客、观看大段的演讲和采访。我之前说过,加密货币是学习者的天堂。在很多方面,加密世界就像一所巨大的开源大学,每个人都在用开源的内容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这为企业创造了一个绝佳的互动机会,让他们能够利用优质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建立起信任和亲和力。但这种情形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市场会转向,币价会上涨,散户们会卷土重来,而现在被各种深奥的内容和火花四溅的公共讨论所占据的大部分空间,在牛市到来后,将被代投们的大声叫卖和各种价格走势分析图表所淹没。所以,抓紧时间吧,现在就是故事营销的最佳时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