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哈喽,DCEP,再见,比特币_有人拉你做区块链

编者按:本文来自星传媒STARMEDIA,作者:Never,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发布。央行数字货币DCEP正在“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年8月以来,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消息持续不断。8月,时任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公开表示,从2018年开始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相关人员就已经是“996”了,央行数字货币现在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10月28日,在首届“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DCEP是“DC/EP”的合成简写,英文全称DigitalCurrency/ElectronicPayment,包括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两部分内容,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由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项目。DCEP将和人民币等值,并可以与人民币自由兑换。除了货币发行方面的变化外,DCEP还将改变我国的金融运营体系、境内及跨境支付方式。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困局

人民币国际化一直在路上。2009年,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五城市开展试点。自此,人民币正式进入国际结算领域,开启了向国际化迈进的历史性征程。试点开启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很快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客户,覆盖行业包括电子产品、机械制造、通信设备及电气等。2011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超2万亿元,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量超1100亿元。同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经过试点成功后,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2014年11月,根据SWIFT数据,人民币取代加元及澳元,紧随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圆而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同时,业务范围从单纯的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直接投资和境内银行境外贷款等项目,结算量一年显著一年。

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量需求的迅速增长,对清算渠道和金融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跨境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渠道,决定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2015年,为进一步整合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效率,人民银行开始使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CIPS解决了人民币国内支付和国际支付统筹兼顾的现代化支付问题。在现有的人民币支付系统中,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银行有境外清算行、境内代理银行、境内结算银行和境外参加银行四种。而结算过程中,商业银行是最为关键的清算渠道,需要境内银行和境外银行合作才能完成,这对银行的清算能力提出了挑战。研究跨境人民币清算渠道,改进清算模式,提高清算效率是商业银行刻不容缓的任务。跨境人民币业务清算的三种模式包括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清算行”模式、“代理行”模式和“人民币NRA账户”模式。清算行模式下,港澳清算行直接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其他清算行通过其总行或母行接入大额支付系统,所有清算行以大额支付系统为依托完成跨境及离岸人民币清算服务。代理行模式下,境内代理行直接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境外参加行可在境内代理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进行人民币跨境和离岸资金清算。然而,三种清算模式都称不上是模式,只能是三种清算渠道。因为,在整个清算链条中,处于至关重要的跨境环节,即人民币资金在境外清算行和境内结算行间的转移均是通过SWIFT完成的,也就是说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几乎完全依赖于SWIFT系统完成。其流程如下:

除此之外,终端用户的支付体验也不尽如人意。在国际贸易中,支付是贸易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结算风险产生的重要环节。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电子支付,而电子支付需要经过汇出银行、中央银行、代理和收款银行等很多金融机构的清算环节,各机构间也需要花较长时间建立代理关系,跨境支付程序复杂、中间结算成本高、处理速度慢,结算效率低下。黄奇帆称,过去,个人跨境转账需要跨越支付机构、银行和国际间结算网络,整个过程由于串行处理而效率低下。在此背景下,依托技术更新缓慢、安全性难以保证的SWIFT和CHIPS系统是没有前途的。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进入到关键时期,人民币跨境结算是重中之重,如今,却成了一个重要瓶颈。超主权货币体系威胁来袭

如果说跨境支付系统的问题是“内忧”,那么,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着诸多的“外患”。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说,“货币的背后是利益、权力、、国际、外交。”2008年金融大危机后,比特币问世,之后,以比特币和USDT为主的数字货币席卷全球。2019年6月18日,国际社交巨头Facebook发布其天秤币Libra白皮书。国际上,以比特币和Libra为代表的超主权货币开始了它的病式蔓延,主权货币正面临着国际超主权货币虎视眈眈的威胁。相比比特币,各国监管层更无法接受Libra,比特币至少还可以通过关停交易所等手段控制,而Libra拥有27亿的用户作为基础,Facebook可以在瞬间操纵各国经济。如果说从前Facebook只是控制了大众舆论,那么有了Libra以后,Facebook将有能力使任何一个大量使用Libra的国家经济瘫痪,甚至政权垮台。一瞬间,Libra的发行将会引起的诸多恶魔般复杂的国际议题成了全球政府关注的焦点。如果有更多的金融公司使用Libra交易,那么将有更多的金融资产以Libra计价,届时,Libra理事会将成为一个事实上的超级央行,Libra也将变成一个独立的货币,拥有自己的独立货币政策,进而操纵全球经济。而这个前景,各国央行心知肚明,却又无法阻挡超主权货币来袭。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预计,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一种货币,是一种强势的货币,导致主要货币和它产生兑换关系。然而,铸币权终究属于国家主权,没有任何一国的政府会允许Libra成功。黄奇帆曾公开表示,在数字时代,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他说,“我不相信Libra会成功。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为应对超主权货币的诞生危机,各国央行开始争相研究主权数字货币,布局未来国际货币新博弈,“一统天下”。内忧外患下,中国的“现钞变革”势在必行。从九四禁令到拥抱区块链

2017年,我国发布九四禁令,全面叫停1CO,并全面关停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但比特币所使用的底层技术区块链,为主权货币的国际化创造了新机遇,也为跨境支付提供了新模式,“去币留链”将是必然。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是“去中心化”,即在整个区块链体系中,不需要引入任何第三方中介,每一个节点上和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一样的,节点来去自由,单一节点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主权货币及其跨境支付,可以确保贸易双方交易的透明性和公开性,有效降低国际贸易跨境支付风险和结算风险,提高支付安全性和效率。目前,全球各国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在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和结算业务,已有24个国家政府投入并建设分布式记账系统,超过90个跨国企业加入到不同的区块链联盟中。英格兰银行、加拿大央行以及瑞典央行等多国央行都在研发法定数字货币,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正在研究建设类似SWIFT的国际加密货币支付网络来取代SWIFT,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区块链平台正在通过区块链试水跨境支付,用实际行动绕开SWIFT和CHIPS全球支付体系。我国深知SWIFT和CHIPS全球支付体系的种种弊端,央行早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研究并布局央行数字货币。2014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的领导下,央行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小组。2018年6月,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100%控股的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9年8月,时任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公开表示,数字货币“呼之欲出”。中国的DCEP将会引领央行数字货币的创新。DCEP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建立新的跨境支付系统,再通过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有的国际化用户基础,借势增加人民币国家化的深度和宽度,便捷打入全球各国的主流支付系统,做强做大人民币,先人一步实现主权货币的全球支付。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货币尚未有全球统一标准,DCEP有可能在统一标准上烙下自己的印记。DCEP发行的利好与挑战

“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M0替代”“双层运营体系”“满足高并发性能”等关键词为我们勾勒出了“DCEP”的大体轮廓。据黄奇帆介绍,DCEP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DECP发行后的影响,除了货币发行方面的变化外,个人跨境转账的底层技术实现方式也将被改写。因为,区块链技术可以作为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间的接口技术。跨境汇款中的多方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汇款报文传递给各参与方,从而实现多方协同信息处理,将原本机构间的串行处理并行化,提高信息传递及处理效率。在大数据平台、区块链技术的驱动之下,构建形成一个新的清算结算网络。尽管目前关于DCEP的详细技术白皮书还未公布,DCEP甚至都不一定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的,但这一场数字人民币的狂欢宴已经开始了,其中,不同的人揣着不同的目的跻身前往。理性思考就知道,DCEP的发行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早产”不可行,仍需继续“打磨”。范一飞曾在文章中指出,大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在《央行数字货币落地运行的挑战》文中称,如果从“数字货币兑换机制”、“数字货币的保存和使用”、“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协调运行”等具体细节去剖析,可能会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运行仍有很大挑战。区块链行业的人都盼着DCEP的运营基础是区块链技术,但仅凭区块链一项数字化技术,是不可能保证DCEP的超大体量、稳定运行的需求的。何况,区块链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而“落地难”众所周知,目前还无法实现区块链技术与跨境支付的深度融合。目前,央行在推进DCEP的过程中并没有预设技术路线,区块链只是备选的底层技术之一,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至少达到30万TPS。30万笔/秒的并发量标准对目前的区块链来说,技术是达不到的,更可况全球银行间的资金结算每天动辄万亿美元的量级。并且,如何平衡“匿名”与“可控”也是DCEP发行的一大难题。推行DCEP后,支付数据将是匿名的,但这种匿名又必须是“可控”的,如穆长春指出的那样,央行数字货币要在保证交易双方是匿名的同时保证三反。值得一提的是,DCEP的发行或将打破现有的人民币出入境管制。众所周知,中国对人民币的出入境管制极为严格。除非得到特别准许,一般人出入境最多只能携带20000元人民币或者等值于5000美元外币,超出部分如被海关查出,或将会被罚没,甚至承担刑事责任。以往,地下钱庄会采用俗称“对敲”的跨境汇兑方式偷偷将钱汇往境外。但每年外汇管理部门协同海关和机关都会严厉打击这种行为,监管机构通过境内银行帐户间异常的转账行为可以挖出地下钱庄,处以巨额罚款以及5-10年的刑期。近年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兴起及交易成了很多人绕开银行账户监管和现金出入境监管实现资金跨境流动的新方式。九四后,曲线购买比特币的通道依然畅通,在境内,普通人可以通过加密交易平台绕开监管和现金出入境管制将资金转出。那些声称已搬至海外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大多都在境内经营,面向的用户90%以上都是境内百姓,还为境内人民币向境外流动提供场外交易担保服务,普通用户只需要用人民币转到他们的场外交易担保人在国内的银行账号上,只需等待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把参照人民币兑换美元牌价换成的USDT存入用户在交易所开设的账户里。由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是打破人民币出入境管制的主要货币介质。事实上,如果境内用户想要转移资金,并不需要上述复杂的程序,只要在交易所将人民币换成USDT,不管这些USDT是存在交易所还是转入数字钱包,钱都算是已经出去了。你在境内买比特币或者USDT,然后在境外卖掉换成美元或者离岸人民币现金,完全不需要经过境内外银行账户之间的往来,更没有携带现金实体出入国境,所以,实质上就是绕开了管制的方法,实现了资金的自由进出。如果数字人民币DCEP来了,情况将会出现巨大变化。但是,DCEP会不会成为跨境资金转移的新工具呢?毕竟,数字货币的匿名性在那里放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5:5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