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evenPu这个问题是见面会上的观众提出来的。前言区块链技术总是被吹捧成能够保证各类应用中数据的准确性、来源及不可更改。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者换个问法,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数据吗?在Taraxa的一场见面会上,也有来宾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这里我们来和大家详细探讨下。怎么算“适合”?
在数据处理方面,现在有很多优秀的指标可以参考,但是作为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比特币,在这几大数据特性方面表现出了一些有趣的特征,这里我们来专门罗列一下与话题相关的几点:准确度是指数据的真实性,即数据如何准确的反应客观事实。来源是一则数据的起源和历史,它能告诉人们数据从哪里来,是什么东西或者是谁生成的,以及自生成以来做过哪些加工处理。不可更改是指数据的不可改变性,也就是说数据一旦生成,就不可再进行篡改。那么区块链技术能保证所有类型数据的上述属性都得以实现吗?在区块链世界,现在有哪几类数据?
技术政策专家就美SEC与Ripple诉讼案提交干预动议:2月16日消息,技术政策专家Roslyn Layton已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Ripple的诉讼案向法院提交干预动议,要求获取Hinman演讲文件的内容。
此前消息,SEC对Ripple提起诉讼的重点在于认为XRP是未注册证券,但SEC前金融司司长Bill Hinman于2018年的演讲中解释了比特币和以太坊并非证券,这使得SEC的陈述前后矛盾;去年底美SEC就Ripple诉讼案提交动议,要求封存Hinman文档在内的相关文件。[2023/2/16 12:10:32]
在区块链的世界,我们把数据分为三类:链上生成:这类数据完全在某个特定区块链网络内生成,因此每个接入区块链网络的节点都可以查看这些数据,也能够对其进行验证。而如果网络无需许可,那么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查看、验证,比如加密货币账户余额、转账情况、智能合约的持久状态等等。链下生成,多数可见:这类数据来自链下,大多数人都能看到,一般情况就是公开可见的。比如天气、某国大选结果、上市公司股价等等。链下生成,少数可见:这类数据也来自链下,但要么是隐私数据,要么就是只有少数人可以看到,比如你的手机号码、车祸保险索赔细节、某工厂空气压缩机上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等。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考虑为比特币矿企提供税收优惠政策:4月3日消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Oklahoma)的立法者最近几天推进一项法案,如果最终确定,将向在该州开展业务的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矿工提供税收减免。
《2022年商业数字资产挖矿法》(The Commercial Digital Asset Mining Act of 2022)由州参议员John Montgomery和州众议员Ryan Martinez发起,旨在减少商业挖矿业务所用硬件和电力的相关支出。
公共记录显示,该法案在3月22日以29票对16票在俄克拉荷马州参议院获得通过。该法案于3月23日被转移到立法机构下议院,并于3月30日提交给其技术委员会。(The Block)[2022/4/3 14:02:12]
那么这几类数据各有多少呢?在上面这张画得非常不科学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链上数据是最少的,其次是“链下生成,多数可见”的数据,而这个世界上最多的就是“链下生成,少数可见”的数据。区块链如何处理各类数据?
韩国财政部长重申:推迟加密税法“损害了政策的一致性”:11月10日消息,今年1月,韩国企划财政部公布了所得税法修正案,很快遭到了虚拟资产投资者的强烈反对。修改后的法律规定,如果加密货币交易利润超过250万韩元(约合2120美元),国税厅将征收20%的税。加密货币投资者对新税收计划和时间表的许多方面提出了批评。执政党民主党和保守的国民力量党考虑到国民的情绪,提出了将加密货币税推迟1 ~ 2年的方案。就连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也表示,将在竞选过程中推进推迟征收虚拟资产税的方案。
与此同时,财政部长洪楠基今天在国会上表示,推迟加密税法“损害了政策的一致性”,而在产生利润的地方征税是合理的——再次重申加密税法应该按计划进行。他接着代表政府说:“即使执政党和保守党达成了协议,政府也不赞成推迟征税。”洪楠基还表示:“政府有能力在今年内全面构建税收系统。”
然而,一位专家表示这不太可能。“(政府)可以对交易所的虚拟资产征税,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全部。你想想看,点对点(P2P)交易也是加密交易的一大组成部分。”汉阳女子大学税务会计学教授Oh Moon-sung表示,“如果不能对P2P交易征税,而就在交易所对加密货币征税,那么使用交易所的人就会减少。”他还表示,如果匆忙对虚拟资产征税,就会有更多的人寻求逃税途径。(Forkast)[2021/11/10 6:44:34]
下面我们来看下区块链是如何实现各类数据的各大属性的。对于链上生成的数据,区块链完胜:准确性能通过共识实现来源通过加密签名确保不可更改通过各节点复制完整的状态来实现鉴于此类数据只存在于加密货币或其他纯上链资产中,因此就算能保证数据的这些特性也是比较局限的。但也就是因为区块链技术在这方面表现优异,才使其成为了“香饽饽”,一旦涉及其他类型数据,这些就相对弱了。对于“链下生成,多数可知”的数据,区块链能实现的就相对少了。准确性不是通过共识算法来确保的,而是通过一个精心策划的游戏来激励大家互相举报说谎的人。举个例子,如果X公司在纽交所的最高股价曾到过1美金,但是我给的数据说是1.2美金,然后其他人就可以来找茬,举报我的数据。如果举报的人达到一定数量,我就会丢失部分存款给到这些举报的人。这种游戏在Chainlink这类预言机或者是Truebit这种链下计算方案中是比较常见的。来源只有在数据生成方持有众所周知的公钥的情况下才能够确保。通常情况下,总会有人希望数据出自多个源头,这样他们才能去博弈,然后见证哪个版本的事实才是真的。不可更改方面和链上数据的处理情况类似,都是通过复制完整状态来确保。对于“链下生成,少数可知”的数据,这些特性的实现更难——这里需要再提醒一下,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这类数据。准确性无法保障,因为只有少数实体知道这些数据,没有足够多的玩家就无法让数据结果可信。来源也只能在某个数据生成方持有众所周知的公钥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例如一个传感器网关。不可更改依旧延续链上数据的处理方式,通过复制完整状态实现。因此,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数据,区块链是无法确保其准确性的,而这恰恰是数据最吸引人的一项属性。虽然这个听起来有点遭,但是数据还有其他两大特性呢,来源和不可更改也是相当重要的。结合物联网
动态 | CoinTiger:注销国内主体仅为响应地区监管政策而进行的正常操作:今天,有部分行业媒体报道CoinTiger国内主体公司注销的信息,在此,CoinTiger作出以下澄清声明:自成立之日起,CoinTiger币虎交易所的注册地就是新加坡,国内主体仅为保证部分员工权益的正常运营举措。目前新加坡公司一切运营正常。注销国内主体仅为响应地区监管政策而进行的正常操作,请勿过分解读。[2019/12/26]
几乎所有物联网生成的数据都属于第三类数据,是链下生成,且大部分都不公开可见。也就是说,区块链在处理物联网数据这块,只能保证其来源和不可更改,但反过来看,也就说明区块链在其能力范围内所面对的市场是相当广阔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开发创建各类方案,大规模解决这些问题。世界通过各种设备日益相连也日益自动化,我们也越来越依赖设备生成的数据,把这些数据视为生意往来的基础。传感器会提供各类数据,包括使用模式、服务质量、合同履行情况等等,未来还将覆盖更多。如果对设备数据没有基本的信任,那么各种商业模式就会面临各种摩擦,甚至难以维系,导致运营成本、机会成本大幅增加。区块链通过加密密钥赋予设备身份,帮助它们提供数据来源,确保数据不可更改,并帮助设备验证数据自生成以来是否被篡改过。这些特性奠定了信任的基础,以推动创造性商业模式的实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