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轻节点钱包,机智的省事之道_GHT

撰文|花先生编辑|陈议骏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可以被理解成所有参与节点都共同记账。随着时间与节点数的增加,账本的内容也会快速增加。以比特币为例,平均每10分钟出一个区块,每个区块可以最多可以打包4,000条交易信息。记录所有账本信息的负担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因此只储存于自己相关的数据也成了一种选择。于是,按照存储数据的完整性,钱包也被划分为全节点钱包和轻节点钱包(lightweightNode)。

来源:Ychart以太坊由于出块较快,区块不止记录交易内容,还要需要记录账户状态等信息,完整区块数据远超过比特币。2019年7月,以太坊的全节点数据已经膨胀到了2231.5GB,也就是2.2TB,而且每天以3~4GB的速度在增长。全节点要求对存储空间大,且需要全天在线接受查询调用,运行成本高昂,个人用户其实并不需要选择成为全节点。轻节点,即轻装上阵的节点,无需存储完整的区块链数据,只储存区块头。这类节点会对数据进行分析,仅获取并在本地存储与自身相关的交易数据。当需要验证某项交易合法性时,轻节点需要向IP地址临近的全节点发起确认请求。全节点收到交易后验证该交易所在的区块,为轻节点提供相关可佐证交易合法性的数据,并对轻节点的数据后进行匹配验证,就可以得到进行出块啦。假设张三拥有一个比特币轻节点钱包,赵四说要发给他的BTC,但他不确定赵四是否真的发送了。这时,他需要向全节点发起简单支付验证,找到了记录他与赵四交易的区块,并且确定了这个区块已经被确认了6次。于是他可以放心,自己确实收到了来自赵四的1个BTC。但作为轻节点,张三就没法验证王五的交易是否合法,因为轻节点只能验证自身交易的状态。相比于全节点,轻节点钱包所占内存小,在电脑、手机端都能运行;不需要一直在线;但不能验证大部分交易的合法性,也不能检测最长合法链。选择轻节点还是全节点钱包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来决定,如果只是满足自己日常使用,轻节点钱包已经足够;但如果想要担当节点,或者需要链上大量数据进行市场分析,全节点钱包是必要的。同时,全节点钱包是公链安全的来源,如果所有用户仅使用SPV功能,整条公链对于安全攻击是没有抵抗力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31ms0-4:7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