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区块链的物演天论_DEF

自本周一以来,黄金白银遭受了猛烈的下跌。就像我之前文章表述的,当投资者开始担心美股的涨幅的时候,市场就会出现动摇,进而影响了黄金与白银的下跌。其实,从9月初开始,欧美股市已经遭遇了猛烈抛售。美股已经距离9月初高点跌去10%以上。除了美股以外呢?到今天为止,全世界股市超过70%的股票已经跌至低于历史高点的20%。这与2000年3月的情形非常类似,然后4月出现了剧烈的下跌。接着的7个月都在3000到4280之间宽幅震荡,上下杀人。直到2000年底,纳指跌破3000,开始快速的下一轮下跌。诚如之前文章所述,现在的美股主要是靠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带动,但是一旦高科技公司出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拉动整个美股出现下跌。现在距离美国大选已不到40天,这段时间里的美股动向将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

现在看美股的泡沫跟2000年科技股时期非常相似。央行大量放水增加流动性,今年以来美联储的动作几乎跟2000年的时候是一样的。另一方面,美股完全由高科技股票上涨带动了龙头效应。今天的特斯拉股票也非常有意思,因为它的状态极其类似于2000年的一家互联网公司股票,叫做太阳微系统公司。这家公司在2000年出现了崩盘,随后在2009年被甲骨文公司提出收购邀约,最终在2010年完成收购流程。如果拿出特斯拉股票从2017年开始一直到今天的K线图来对比的话,会发现,它居然跟2013年到2017年底比特币最高点右侧下跌的图形保持了95%以上的相似度,2018年比特币发生的事情大家应该是历历在目。另一方面,美股市场中出现了成长股开始跑输价值股的趋势,这说明整个市场的投资策略正在从高度激进转向保守谨慎。这一过程从上个月开始,变化的异常明显,春江水暖鸭先知。

到目前为止,美股总市值与美国GDP的比率已经大幅超过了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以及2008年次贷危机。甚至已经接近于2008年次贷危机比率的1.5倍。散户一直在接盘,就连散户购买股票的美国著名软件公司Robinhood估值都因为这一轮的热潮水涨船高,最新估值高达117亿美元。从大选历史来看,9月跟10月往往是美股市场最弱的阶段,尤其在今年疫情以及地缘高度摩擦,处于不确定性的时间,投资者的焦虑会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这也正是我认为现在美股依然没有下跌到位的原因。市场在观望,但是会直接暴跌吗?可能也未必。毕竟美联储长期释放流动性已经形成了共识,尽管最近这段时间,美联储对扩表表现出来的用语是谨慎的,但是短期内很难直接转向加息,当然了,鲍威尔的言论直接表明:我已经尽力了。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与观望。实际上,美联储已经做了所有可以做的事情,运用了所有可以运用的手段。以致于走到了这一步,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往下走。

加息缩表必然会到来,但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时间在明年。近期美联储发言希望将通胀锚定2%这样一个舒适区,实际利率必然长期处于低位,如果美联储进一步锚定名义利率,那么就意味着实际利率有很大的下行空间,就是负利率。这很有可能会变成支持美股维持高位震荡的一个潜在因素。从2000年科技股泡沫来看待2020年的高科技股泡沫,很可能现在只走了一半。暴跌在路上,但是还没有到真正到来的时刻。现在就好像大家一直在喊狼来了狼来了,但是狼总也不来,等到大家不相信狼来了的时候,剧情就会发生反转。无论未来剩下的4个月会发生什么事情,剧情的拐点都会留给2021年。

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美股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轰然倒下不会一簇而就,需要用时间的积累来换取量能的转换。这也正是美股未来出现W型态,三重顶可能性的来源。在截至9月23日的一周内,投资者从美国垃圾债券基金当中撤资48.6亿美元,这一周度资金流出规模仅次于3月中旬疫情最严重时期撤资的56亿美元。投资者正在减少对债市当中风险最高的公司的敞口。这从侧面印证了美股市场价值股正在跑赢成长股的原因。大选与疫情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剧。最新民调,拜登的支持率到目前为止依然高于特朗普。就我个人而言,谁当选其实已经并不重要。因为欧美第二波疫情的冲击正在像乌云一般笼罩在整个大陆的上空,最近整个欧洲的疫情出现了明显的反复情况,从英国开始,可能会重新进入实施封锁政策,这也许会给欧洲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如果疫情继续拖延经济,无论谁当选,都必然以继续提振经济为核心目标,维持美股宽幅震荡的局面。

美联储的态度自然也反映在了对于流动性条件非常敏感的美元和黄金白银的表现上。近期美元指数在走强,并突破了60天均线,显示流动性正在收紧,这跟前文近期美联储的言论保持了一致。整个8月,华尔街的交易员一直在做空美元,而且表现出了高度集中,意见统一的态势。这其实从侧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数据,反向证明了9月美元短期出现了技术性走强的原因。毕竟在市场中永远都是少数人赚钱,这是铁律。美元短线走强,黄金与白银作为美元的对立面,自然就出现了下跌。而我依然认为没有下跌到位。是时间,我们在思考所有投资产品联动的时候,要考量的方向与因素是非常多元化的。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时间不足说明量能的积累还达不到,自然就不会出现上涨。

其实除了黄金与白银,还有两个最重要的资产出现了剧烈的联动,这两个资产就是比特币与以太坊。从9月初开始,比特币回调最深也跌穿了10000点关口,而以太坊最深跌幅也跌去了40%。诚如我之前所述,这是华尔街量化基金进行联动的必然结果。黄金白银没有下跌到位,那么比特币以太坊也必然没有下跌到位。但是总体来说,黄金的下跌空间有限,所以比特币的下跌幅度也不会太深,可能也就是到8900这个位置,以太坊的位置可能会在280左右。这个时间点由什么来决定呢?最终确定比特币以太坊低点的决定性因素其实是白银,准确来说,是白银期货。现在这个位置黄金其实下跌幅度有限,但是白银不一样,白银在过去几个月呈现出了明显的暴涨暴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白银是黄金的锚定交易对。这就好像外汇一样,每一样货币的价值都需要一个锚点。黄金自带价值属性,无法对自身价值做直接锚定,所以就会通过锚定白银来确定彼此之间的价值。

当黄金价格波动不大的时候,对于华尔街资本的最佳策略就会是通过白银的涨跌来不断的洗刷黄金筹码。简单而言,就是黄金更具备价值投资属性,所以在市场趋势相对确定的前提下,无法出现深度的回调,也就无法直接从黄金的下跌中获得更多的筹码。这个时候,市场就会通过投机白银,形成剧烈波动来不断洗刷筹码,而最佳的投资标的就是白银期货,一是杠杆交易放大了套利空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时间差用黄金/白银交易对换手黄金筹码。大家仔细看一下过去几个月比特币与以太坊的K线图,是否也能看到同样的原理呢?从实际的市场角度来观察数据,现在比特币与以太坊的价差K线图与白银大致有一周的时差,可以理解为,白银期货会成为比特币与以太坊价格的优先指标,通过观察白银期货的底部空间,就可以提前一周锁定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底部。

最终决定市场流水走向的,只有时间。所以价格其实并不重要,在整个2020年,大家发现价格本身很容易失真,尤其是在大量外在因素联动的情况下,普通人缺乏大量的数据信息,根本无法做出判断。但是时间这个维度是确定的,只有时间才能决定趋势发展的方向。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比特币的筹码正在高度集中化,从2020年以来,机构大举入场带来明显的巨鲸效应,比特币正在形成寡头化趋势。最近MicroStrategy又买入了价值1.75亿美元的BTC,同时Bakkt的每日交易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实物结算的。Bakkt的比特币期货市场交易量激增明显是紧跟在MicroStrategy大批量买入之后。这从侧面说明,大量的华尔街机构在传统投资机构巨鳄的引领下正在小步快跑,进场比特币。而即使他们短期持有了因为DeFi而上涨的以太坊,也获利了结兑换成了比特币或者稳定币。这恰好印证上了上文所述的黄金/白银交易对的观点。

某种程度上,这至少反映了华尔街巨头的判断:就是2021年首先会出现暴涨的数字货币应该是比特币。过去一段时间,很多朋友问我Dex与DeFi的发展到底会怎样。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基础的判断,就是过去一年谷歌上比特币的搜索量仅仅达到了2017年比特币价格顶峰时候的1/15。DeFi的搜索量确实在暴涨,但这是基于新名词原来没有任何搜索量的前提下。所以今天无论我们在讨论的Dex与DeFi未来会怎样,这一刻其实只是存量市场厮杀而已。这里我想先探讨一下另一个话题,就是资产的进化。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荷塘理论。大概意思就是有一个很大的荷塘开始生长荷叶,因为荷叶的生长速度太快了,所以每天结束时所覆盖的面积都会比之前多一倍,假设20天的时间,荷叶就能覆盖满整个荷塘,那么你觉得大概多长的时间,荷叶可以覆盖这片荷塘的一半?答案是19天。

如果你仅仅看数字,根本无法理解指数级增长的意义。那我再举例一下,比尔盖茨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都是世界首富,而贝佐斯只用了短短的20年时间就超越了他的资产,而且在超越的第二年就达到了比尔盖茨资产的两倍。李嘉诚是之前的华人首富吧,现在他的总资产大概在280亿美元左右,但是你能想象这中间有109亿美元资产是来自于几年前他用850万美元投资的Zoom在线开会软件吗?简直难以想象吧。我在之前文章中就有提到,在所有的科技金融类产品中,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边界,这个边界,叫“习惯性壁垒”。在大的经济周期迭代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习惯性壁垒”会被保存下来,而这也必然伴随着制度的保守稳定与阶级固化。欧洲是工业时代的典型代表,日本是高精尖科技的典型代表,美国是互联网信息革命的典型代表,那你觉得中国应该是什么?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恰恰融合了欧洲、日韩与美国等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在过去四十年的时间里,各类矿业大亨、房地产巨鳄、高科技互联网巨头、航空业巨兽、甚至是高铁与小米,同时间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国在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居然同步的完成了工业化革命、城镇化革命与高科技信息革命。也正是因此,中国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中国就是典型的指数级增长代表。过去十年我们只要举三个例子,就能轻易的理解今天中国形成的成就:今天欧洲市值排名前100的上市企业,没有任何一家成立于40年以内;硅谷过去四年创造的价值大于过去100年整个欧美大陆创造价值的总和;如果有一个炎黄子孙拥有了长生不老的能力从5000年前开始努力工作,每天日进斗金,可以赚取价值1万美金的财富,并且不吃不喝储存下来,到今天为止,大概能达到马化腾身价的1/4。

为什么马爸爸的身价这么高?中国在过往30年的时间里面,实际上是经历了信用卡,八达通,再到数字支付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过程。为什么中国14亿人口都能接受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恰恰是因为整个中国的金融体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看到今天基于互联网形态,所有的支付形式被存储在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里面,习惯性壁垒被暂时的稳定了下来,但是它并没有被完全沉淀下来。过去十年,在线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同时出现诞生了垄断性互联网企业,而下一个十年,是“网络协同”与“数据智能”的时代,这就是区块链诞生的契机。其实我们今天仔细思考,2016年出现的数字货币钱包,它首先就是一个流量入口。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在讲数字货币钱包的本质是什么,它非常类似于互联网世界的浏览器。

但是为什么我们并没有见到估值巨大的钱包?是因为货币要产生价值,必须要形成流转。而流转意味着货币本身并不会沉淀在某一个钱包里面,今天数字货币用户的习惯被沉淀在了哪里?是钱包与交易所,但是又不是某一个钱包或者某一家交易所。这两样事物就是数字货币世界的流量入口,但是还远远没有到达形成习惯性壁垒沉淀的阶段。我有一个判断,只有拥有私域流量的钱包才有价值。互联网时代就已经出现的用语在区块链时代会更加的明显,区块链的私域流量就是“共识”沉淀的过程,它必然经历从信心,到信念,再到信仰的一个过程。这中间,有技术的沉淀、有货币价值的沉淀、有治理结构的沉淀、有开发者社区的沉淀、有用户的沉淀。

为什么我们2016到2017年的时候,开始看到有imToken、TrustWallet这种钱包出现,但是后续没有更出名的产品,因为它们都是某一个阶段的过渡。我今天可以用imToken,明天可以用TrustWallet,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钱包是整个区块链世界的基础设施,也正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基础了,所以根本不具备壁垒。也就无法沉淀用户,今天我们还在使用imtoken这样的产品的唯一原因,是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所以用户停留在了一个互联网阶段的产品上没有继续前行。如果明天出现了更好用的产品,很可能像imtoken这样的产品构建起的优势一瞬间就会被颠覆掉。对于用户来说,随着区块链的进化,习惯随时会被改变,拥有私域流量的钱包才有可能做大。这就好像你不会随便去投资一个普通的浏览器产品,但你可能会投资Chrome,Chrome是谷歌的,因为他有私域流量,因此发现你投资浏览器没有用,你要投资谷歌才行。

在指数级增长的领域,习惯性壁垒会迅速被替代掉,动态护城河是新的检验标准。动态护城河到底是什么?是生态进化的一种底层能力。过去几年大家会聊很多的项目,但是大家投来投去,发现这样的项目都是基于以太坊这样的底层诞生的,所以价值就会不断的回流到以太坊,造就了以太坊的动态护城河。一切的生态都可以朝生暮死,因为这恰恰是自然进化形成的规律,优胜劣汰。但是海洋不会消失、陆地不会消失。而物种的进化跟迭代会带来新的游戏玩法与规则,周而复始,直到整个系统逐渐的稳定在某一个层级,形成稳定的体系。比如数百万年前的恐龙时代与今天的人类时代。钱包与交易,本身就是货币流通的一体两面。货币的流通成本越低,使用的人群才会足够广泛,就意味着货币的价值会越高。在现实世界中,货币流转的中间成本,就是税收。它非常类似于比特币以太坊网络转账的矿工费。

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之间的关联,核心还是在于对用户而言,新的基础设施是否可以实现更高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包括更透明化的可信任。由于现阶段信任的成本很高,所以用户还是把信任交给交易所本身。用户希望相信交易所不会作恶,可惜真相是交易所作恶成本实在是太低。这也正是用户流量一直在向头部交易所聚拢的原因。在Dex这个领域里面,还有大量演化的空间。所以反过来说,为什么中国政府将数字货币与交易所放入一个灰色地带,终期根本,就是让子弹先飞一会儿。最终可以存活下来的交易所只有两种型态,一种就是完全受国家监管的数字货币交易所,这种交易所跟货币走,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个就够了,比如基于中国的Dcep国际化,有一个受国家监管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已经可以完成全球24*7不间断交易了。

而另一种,就是完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DEX,只是早期的雏形。因为技术还并不完善,而且以太坊整个的智能合约有很多的bug,那么也就导致了成本高,体验差。现在绝大部分的DEX都只是一个智能合约,包括DeFi也是一个智能合约。所以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仍然仅限于炒作,实际用户太少。去中心化交易是区块链世界的底层基础能力,所以它必须被放到链本身,成为基础能力的一部分,才有可能带来广泛的货币交换。用流动性来换取用户,其实只是变相在引入投机力量,这些用户并不会持续的沉淀在这样的Dex本身,而会很快的被新的投机项目吸引走。

现在我们看到许多DeFi的产品也是使用了流动性挖矿这种概念,本质就是引入一个介质来换取用户的短期停留,没有底层链作为支持,就无法产生创世流量,没有创世流量,就永远都要通过某一种介质引入用户产生投机行为。这种事情是不可持久的,所以基本上来说都是朝生暮死,因为它的泡沫率太高了。只有高泡沫率、高通胀率的时候才可以吸引人群愿意进来一把。但是这些用户无法留存。流动性与用户之间的博弈就是鸡跟蛋的问题。引入流动性就是从外部引入一只鸡蛋,但真正重要的是养鸡场环境孕育出了母鸡,母鸡得到了良好的发育,才生下了优良的鸡蛋,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也就意味着发展的趋势最终必将诞生一条具备极低交易成本,甚至近乎免费转账各种货币的底层系统型公链,Dex成为其沉淀私域流量的流量池,DeFi是金融资产应用场景。真正赚取的是货币留存和流转产生的动态护城河。

为什么货币能产生价值,是因为货币需要高速的流通,这种高速流通如果需要大量的成本,反过来就会抑制货币的价值。在以太坊这样的生态上,极其明显的表现出了当网络用户增多的过程当中反过来增加了货币流通成本,手续费暴涨的现象,其实是不合理的。在以太坊的例子中,生态的演化形成了转账费用的高企,其实是变相引发了“白银通胀”,也就导致了以太坊价格的上涨。所以什么时候Dex跟DeFi的故事会短暂结束?完全取决于什么时候“白银”被做空,也就是说白银价格的下跌会反过来导致短期生态的进化结束,直到新的基础设施出现,将Dex与DeFi变成了链的底层能力之一,降低了货币使用成本,扩大了货币的用户基数,从而带来下一波爆发。现在智能合约的基础上的DEX交易,大概一天只有几千笔而已,远远不够。如果能把这个DEX做到链的底层,可能一天就能去到400万笔,产生大规模的货币流转,这会成为一个拐点。

现在无论是Dex还是DeFi都还是做无结构的点对点交易。无结构交易的下一阶段就会产生有结构交易,这就是去中心化市场——Dmkt。我们熟知的国家代理,省级代理,市级代理,区域代理,它其实就是结构。结构会产生成本,如何降低成本,令中央的分佣结算和清算可以在链上自动完成,会是下一个阶段爆发的核心价值。今天我们看到微商看到抖商,拼多多,淘宝联盟,美团外卖,滴滴,都是不同类型的交易结构。实际上就是在DEX和DeFi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进行了延展。所以从整个区块链世界来说,我们过去看到的无结构交易仅仅是点对点的,做的是一个平面;但有结构交易,实际上是在做深度。准确来说,任何一种市场行为都是有结构交易。

互联网的商业模型现在大家已经非常清晰了,就是流量+业务,业务大块只有三样:广告、游戏以及金融。区块链世界的底层基础设施也非常清晰,钱包加Dex是在做链的私域流量的动态护城河;金融就是DeFi,资产衍生交易,属于金融应用场景的深化;游戏是NFT,是虚拟资产交易,广告以及一切的抽佣结算形式就是Dmkt,是应用场景数据的结算与清算。去中心化市场是底层基础设施演化的最后阶段,现在全世界还处于朦胧的状态,雾里看花,下一个将去中心化市场做出来的底层系统会成为跟比特币以太坊平起平坐的生态。以太坊在做协议的标准,而下一个底层系统应该要做交易的标准。今天区块链项目的流量都被以太坊吸收了,最早的项目最容易形成底层共识,而且共识会源源不断的回流到底层系统。这也正是绝大多数与以太坊竞争的项目失败的原因,换一种思路,解决以太坊解决不了的问题,成为以太坊的互补,才有可能出现“指数级增长”。

必须拥有创世流量,并且可以通过货币的流转将流量沉淀下来成为私域流量,进而衍生出金融资产的极低成本使用,创造出有别于过往区块链项目的“动态护城河”,进而通过生态的爆发,带来“指数级增长”,最终成为区块链世界的底层基础设施。至少在未来4年的时间里,通过有结构交易诞生超过10万种Dapp,只有到达这样的阶段,区块链才有可能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与理解,毕竟今天大家理解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方式就是App应用软件。这是一个触点,会带来下一轮的认知革命以及人口红利。这注定是一条黑暗而且漫长的道路,必须有先驱愿意忍受孤独与寂寞,坚定的相信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与下一个阶段,熬过痛苦,经历黑夜的洗礼,找到那一丝微光。进而开启区块链的下一个时代。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3:53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