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当Thinker遇上Artist:探索NFT新边界 | 圆桌对话_元宇宙

9月28日,Conflux联合Odaily星球日报举办线下活动《当Thinker遇上Artist》,希望以此活动连接艺术家市场与主流市场,共同探寻艺术与创新的结合。我们有幸邀请到加密艺术家Misaki-S26、ODinNFT创始人潘波、加密阁CMOElle、IncubaAlpha创始人Melody、Republic.co投资总监Runchen、Conflux李瑞函参加《探索NFT新边界》为主题的圆桌讨论。其中,Misaki-S26认为,NFT现阶段对于大多艺术家来说只是一个新型营销渠道。未来随着NFT种类、功能的增加,与实体艺术作品同质的NFT作品会有更多的美学欣赏价值,市场也会要求作品质量更高。此外,Misaki-S26表示看好NFT应用于游戏领域,因为游戏作为第九艺术,有很强的承载力,游戏可以被理解成元宇宙的初始形态。潘波认为,NFT捆绑实体销售算是一个全球趋势,佳士得最近很多次拍卖都会捆绑实体。NFT是可以带动实体销售的,同时在正版属性和溯源方面可以做到有效帮助。要想帮助艺术家,NFT和实物间的结合其实有很多玩法。此外,应用场景最终汇成元宇宙,NFT可能是元宇宙核心的基础体系之一。要想让NFT更合规,需有它有特定的应用场景。Elle在谈及“同一作品多链上传”时表示,NFT本质是所有权的凭证,我们无法否认创作者的选择,这种决定权与技术无关,而涉及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关于原生的链上艺术,只靠技术还无法创造极细颗粒度的作品,技术本身限制创作者的思维,也明确了边界。对于看好的未来方向,Elle认为Loot比较吸引人,但有语言的壁垒,以及完全DAO治理表现没那么好,但之后依然会关注更加链上原生的项目。Melody在解释“加密艺术品价格冲高”的原因时表示,每一个时代的精英或者说每一个时代有创新精神的领航人群,都在找这个时代最符合他们文化基因和思想理念最契合的艺术品来代表他们这个族群。但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并没有准备好去保存海量数据。从美学的角度来讲,技术也还没有准备好。现阶段购买NFT更多是购买稀缺性。短期内,大家可以多关注游戏方向的进一步突破。Runchen则认为,购买NFT艺术品很好地模拟了线下的购物体验。而在未来很多的购买行为都可以被满足。同时,NFT也不一定只对应艺术品。虽然元宇宙世界中没有工业品,但是不代表没有量产的东西。NFT可以被组合成量产的东西,就像日用品一样。以下为圆桌内容,经Odaily星球日报编辑整理,enjoy~

Conflux李瑞函:下面进入圆桌环节,今天我们的圆桌主题是:探索NFT的新边界。很开心可以邀请到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潘波:我是ODinNFT的创始人,我们是走合规路线比较成功的一家,目前主要在与博物馆合作,这是我们主要的方向。Misaki-S26:我是Misaki-S26,我现在在做的涉及人类全新闪耀石、童心系列、像素烤仔,并且跟20201进行了很多次的合作。Elle:大家好,我是Elle,是加密阁的CMO,参与过很多圈内项目的投后服务。Runchen:大家好,我是Repulic.co的投资总监,刚才嘉宾介绍到有人卖了90万美元的地,就是我们。Melody:我是IncubaAlpha的创始人,我们主要做一级市场项目投资,主要是在日本等亚洲地区。李瑞函:感谢各位嘉宾。从Beeple的天价NFT拍卖后,NFT艺术领域的关注度飙升,似乎在全球疫情下,NFT为艺术家们开启了更多的营销和变现的渠道,作品上链后销售和传统的实体销售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可以有哪些相互结合的玩法?如果不捆绑搭售,会稀释某种某一渠道的作品价值吗?潘波:首先我觉得Beeple比较有代表性,其实数字艺术没有传统艺术受众那么大,目前还比较小,捆绑实体算是一个全球趋势,佳士得最近很多次拍卖都会捆绑实体。NFT是可以带动实体销售的,同时在正版属性和溯源方面可以做到有效帮助。要想帮助艺术家,其实有更多的玩法:买实物送NFT,买NFT送实物,有些其实不需要NFT。举个例子,把杜虎符身上的一些元素做成数字作品再做成NFT,然后收藏数字纪念品,同时还可以获得实物纪念品。Misaki-S26:现在NFT对于艺术家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新型营销渠道。NFT还在初期阶段,相对鱼龙混杂,这是目前数字艺术和实体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先不深究它的艺术可品鉴性,就体验而言,很多NFT做得还不够好、不够舒适。之前有人说“万物可NFT”,其实对于加密艺术来说是一件好事。随着NFT种类、功能的增加,与实体艺术作品同质的NFT作品会有更多的美学欣赏价值。市场会要求更高的作品质量。加密艺术和传统艺术都有各自价值表现的点。聊到价值的话,好的作品并不会因为渠道或者是形式增加而降低或者约束了它的价值空间。在我的理解上NFT会增加艺术作品的价值。Elle:我是觉得天价拍卖引起了圈外流量的关注,对于NFT+艺术或者是艺术+传统渠道来说,NFT为艺术品市场打开了更多空间。NFT依靠的区块链技术在艺术品的应用场景中有天然的确权和价值保存的底层逻辑的优良性,我们会明显看到NFT艺术品在销售渠道成本和防伪成本上的降低,这便是它对于艺术行业所作出的贡献,所以也并不存在艺术品在有捆绑销售的前提下,销售渠道或者是销售范围得到了稀释,反而它增加了这样的技术手段,提高了流动性。Runchen:我们没有太多去投资艺术品,但是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以前我是一个艺术家,要办一个画展,它的成本非常高,然后人们去参加这个画展的成本也非常高。但如果我在虚拟世界办画展,你看到了,你买走了,第二天你在家收到了一样的画,其实是很好地模拟了线下的购物体验。这是我们重金投入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认为在未来很多的购买行为都可以被满足,我们想做的其实是基础设施。Melody:我的观点跟大家都不是特别一致。首先,我认为线下实体的艺术形式的作品和数字艺术本来就挺矛盾的,就不应该有捆绑销售存在。我们首先要搞清楚,NFT不完全等于数字艺术。数字艺术从60、70年代就有了,你去看艺术史,后来到抽象的,再到后现代的,再到现在的装置艺术的兴起,公共艺术、交互性艺术,这些存在好久了。很多的艺术容易被转手,最早购买的人权益不被保障,NFT技术是借助区块链技术把可转移性固化在了数字艺术里。数字艺术和数字艺术家不见得是加密圈中,只是说有了NFT这样的载体,可以让作品很好被保护起来,更好去溯源。我觉得比较奇葩的存在形式就是本身已经是齐白石的画,有人把图片上传成NFT之后说这是他的数字艺术。要不然就是纯数字艺术品,其存在形式即NFT,在这个IP之下,发行了衍生的商品,这个衍生的商品可能是版画或者是玩偶等,这就OK了。其实,数字艺术一开始就是加密化的,加密中由程序生成的艺术,比如之前大火的Loot,本身没有图片版本存在某一个地方,所有的信息都在链上,才是真正不会被磨灭、不会消失的。我个人也好,作为基金也好,还有国际上比较大一点的收藏艺术基金,是不会储存实体艺术的上链的。为什么加密艺术品价格冲高?这是因为每一个时代的精英,或者是每一个时代有创新精神的领航人群,都在找这个时代最符合他们文化基因和思想理念最契合的艺术品来代表他们这个族群。可能80、90、00后这些人里边比较精英的成功者会追求新的东西来作为他身份坐标,所以NFT也许是他首要收藏的种类方向。所以自然而来大量的财富,这种世代际差的财富,大家看到跟加密相关的艺术品里边,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80、90年代日本人疯狂买油画,90年代买抽象化的东西,到现在人们买加密相关的艺术品。再过十年可能这个风潮又会变成更加深层性的,可能未来的艺术都是AI做的。李瑞函:每个嘉宾的观点都不太一样,有的关注收藏,有的关注功能性,都没有对错,大家都可以来讨论。刚才其实Melody已经回答第二个问题了,把实体艺术上传成为NFT,唯一性可以保证吗?Melody:有的收藏者只要是第一个买到就达到目的了,比如梵高的一些没有公开的画作,被一些富翁拿走了,大部分人不知道在那儿,也不知道是谁买的,富翁也无法达到炫耀的心理功能,但是他达到了一个功能:就是喜欢,拥有了这个作品。这样的好作品,是在什么平台上生成,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藏家愿意付费,第一阶段就结束了。第二个阶段是在讨论艺术的公共性有多强。比如说某一个艺术品挂在博物馆里边,然后有很多的衍生作品,如果说它能通过上链保证IP税收,至于是否跨链、是否多版,或者做不做实体,做链上还是线下的衍生品,或者是做实体的二次售卖,那又是另外的事情了,因为已经进入到了公共传播的层次。李瑞函:如果是同一作品,同时在以太坊上,或者其它侧链上发行,会怎样?Melody:我觉得这个还是尊重创作者,以及最早的合约。如果创作者自己违反约定,把他的作品拿到别的地方发,那也是他自毁的事。买家们就联合起来把他制服。李瑞函:我补充一个问题,链上原生的艺术其实比其它的形式更适合NFT?Melody:我们在探讨的只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被称为美学价值。我们讨论NFT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现在的数字技术到底能保存多少信息?比如一幅画的每一个笔触。其实我们的技术并没有准备好去保存海量数据。从美学的角度来讲,技术还没有准备好。把链下的艺术品带到链上,可能关键信息会丢失,所以链下的艺术品留在链下就好。链上也不需要太多的证明,只是说买它的时候,保存了这幅画的历史、技法,或者是创作者画时的心态。Elle:我回答一下同一作品多链上传的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NFT其实是所有权的凭证。当一个作品出生的时候,还没有上传之前所有权是归属于创作者本身的,创作者如何去选择,比如是否要多链上传,他天然拥有这样的决定权,这个是我们没有办法去否认的。这种权利与技术无关,而涉及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关于原生的链上艺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以极细的颗粒度创造作品,人类高精度的机器都没有办法复制风景,以及宇宙、时间、空间给人的感受。靠技术,颗粒永远达不到这样的一个精度。我个人会觉得原生的情况本身就是应用或者是它依这个而生,它本身的技术限制它的思维,就会非常明确边界在哪里。因为我去创作的时候,会在这个框架内去创作。虽然听起来非常悲哀,可能这个就是客观对主观意志的限制。Runchen:主持人提到的链上原生艺术是否比其它的作品更适合NFT的表现?针对现在的数字艺术的创作方式来说,可能现在大多数的数字艺术家都是以非区块链的手段技术去创作作品,同时会发现手法非常受限。相对应的,链上也没有取代这些非链工具的相应的硬件措施。可能正是限制把这两者之间的壁垒打开了一点,关于这一点我也想要先留一个问号。Melody:我会更喜欢从稀缺性角度看问题。我觉得NFT没法和艺术划等号,NFT是一种数字资产。买它买的是稀缺性。海外的家族信托开始大量收数字资产,或者是数字艺术品。原因也在于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可能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全新空间、概念,是未来让GDP大幅度上升的方式。因为我们实体会受物理空间的限制,但是虚拟空间不会受这些影响。现在我们核心追求的是唯一性、无法篡改。Elle:新用户进场时,希望能有一个沉浸的环境,但我觉得并不存在。当你下购买决策时,我们认定你是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是基于共识做出决定。作为参与者,并没有义务去考虑其它人如何为我创作外部环境。如果有人把差的东西当珍品买了,也无所谓,他买的是开心。主观行为没有对错,所得利益也是个人选择。李瑞函:各位嘉宾可以大胆预测下NFT领域的下一阶段性主题吗?也欢迎聊聊自己看好的NFT板块或项目,可以是基础设施方向的,也可以是某类应用的新功能。潘波:我们团队有深度想过这点,我们觉得可能是偏应用的,应用场景汇成了元宇宙。而NFT可能是元宇宙核心的基础体系之一。我们团队聊过在中国怎么样让这个事情更加合规,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有特定的应用场景。比如,过去玩魔兽世界可以拿人民币交易游戏金币装备等,它有特定的场景。巨头们都在布局元宇宙,他们应该也做了很多合规性的研究,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元宇宙这个特定的场景存在了,无论是基于AR还是VR,我认为,NFT在那个时候的想象空间会更大,会为整个虚拟产业带来巨大影响。Misaki-S26:我个人比较看好、也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方向就是NFT应用于游戏领域。游戏作为第九艺术,有很强的一个承载力,比如说动态的东西、音频、可交互的虚拟形式的东西,将来在游戏里边都可以有很好的体现。当游戏模拟了未来场景,这是将其中的货币、物品、角色进行包装,作为NFT出现,将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会把游戏理解成元宇宙的初始形态。Elle:我之前觉得Loot还比较吸引人,但可能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它有语言的壁垒,以及完全DAO治理可能表现没那么好。之后我们仍然会去看更加链上原生的项目。Runchen:我觉得今天讨论的所有话题中,NFT不一定只对应艺术品。元宇宙世界中没有工业品,但是不代表没有量产的东西。NFT也并不是不可组合的。我个人的观点是NFT可以被组合成量产的东西,就像现在所有的实体商品一样,是有上限的。我认为这是NFT走进千家万户的方式:价格又不是那么高,又有一定的价格,类似于日用品。还有就是因为元宇宙没有工业,会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Melody:短期,大家可以关注下国内外的游戏大厂;最新的孵化器孵化的项目都是区块链相关,国内的腾讯、网易、阿里,以及海外的战投部都很关注这些部分。游戏和元宇宙要想发展起来,可玩性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与金融的结合也应该会有很好的趋势。其中,NFT只是载体。除了游戏,CV这种更偏艺术展示的,和一些非游戏类的涉及体感的东西,可能就要与VR、AR相关的技术做合并和发展。但是这些方向都太长线了,短期主要还是看游戏进一步的突破,而不是横向的突破。李瑞函:谢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5:97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