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穆长春: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面临的三大挑战_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的区别在哪

移动支付网消息:11月3日,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1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数字人民币相关问题进行了分享。

对于正式推出数字人民币所面对的挑战,穆长春表示:

第一,受理终端的建设。虽然目前的试点项目已经运行得相当顺利,但受理环境的建设仍在进行中。一方面,需要寻求通过多样化的智能和定制化的钱包选择,以及广泛的使用案例来改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需要为所有商户改造和升级受理系统。

穆长春: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已达620亿元:11月3日消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周三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会议上表示,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已达到约620亿元,共有约1.4亿人启用了数字人民币钱包。155万商家接受该钱包支付,可用于公用事业、餐饮服务、交通、零售及政府服务。穆长春也重申数字人民币没有正式推出的时间表。(路透社)[2021/11/3 6:29:44]

第二,健全的安全和风险管理机制。央行数字货币很容易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因此安全是系统开发的首要任务。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将在数字人民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继续完善其运营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加密算法、金融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

声音 | 央行穆长春:全球性稳定币推出,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10日在“第十届财新峰会: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上表示,全球性稳定币一旦推出,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

如果全球性稳定币广泛用于价值贮藏工具,居民及企业将持有用稳定币标价的资产,国内货币政策对这部分资产的收益率影响有限,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将处于弱势。如果全球性稳定币支付利息,那么利率是由篮子货币所决定的,利率则应是篮子货币利率加权平均,这将进一步削弱本国货币政策传导,这对本币不在篮子货币中的经济体影响更大。

在弱势货币国家,全球性稳定币将在更大范围内成为支付和价值贮藏工具,即使不支付利息,也将严重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和铸币税收入。这与美元化还不一样,在全球性稳定币化情况下,无法通过双边磋商来解决,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2019/11/10]

最后,明确的监管框架。目前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将数字人民币的内容加入其中,“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而在更新原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数字人民币还需要设立单独的监管措施和管理办法来完善和补充。

声音 | 央行数研所所长穆长春:央行数字货币不会影响微信、支付宝:央行数研所所长穆长春在得到App课程中表示,央行数字货币不会影响微信、支付宝,原因如下:1. 首先从法权上,央行数字货币的效力和安全性是最好的。微信和支付宝在法律地位、安全性上,没有达到和央行数字货币同样的水平。2. 央行比微信、支付宝更能应付极端情况,不需要网络就能支付。收款、付款双方都在离线情况下使用。只要手机有电,哪怕整个网络都断了也可以实现支付。3. 央行数字货币对微信、支付宝的位置不会产生影响。因为目前支付宝、微信也是使用人民币支付,其实也就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支付。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只是换成了数字人民币,也就是用央行的存款货币,虽然支付工具变了,功能也增加了,但渠道和场景都没有变化。(火星财经)[2019/9/9]

穆长春还透露,截至2021年10月22日,已经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企业钱包1000万个,累计交易笔数达到1.5亿笔,交易额接近620亿元。目前,有155万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涵盖公共事业、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和政务等各个方面。

穆长春表示,从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在2016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同年决定就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层运营模式,并得到了各国央行的认可。2019年底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场景中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2020年11月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和大连加入试点城市之中。据移动支付网了解,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对比之下,数字人民币在今年下半年以来,钱包开立数量、交易笔数和交易额均取得了大幅度增长。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10:99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