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布于imToken,作者为BenHe,imToken创始人。
10月26日,imToken创始人Ben在IOSG主办的第七届OldFriendsReunion活动中分享了「从钱包视角看DeFi终极状态」,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但是分享内容不过时,特别在当前的行情下。
BenHe,imToken创始人
我们整理了文字稿,以下为演讲原文:
Hello,大家好。我是imToken创始人Ben。今天非常荣幸以远程的方式来参加IOSG在上海举办的DeFiSummit。疫情确实限制着我们去线下参加活动的机会,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线保持连接。今天来了非常多东西方的DeFi项目,希望跟大家交流学习。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分享主题是?从钱包视角看DeFi终极状态?。
imToken,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知,我们在2016年创立,专注做去中心化数字钱包,希望打造一款安全放心、简单好用的数字资产管理工具,能够帮助更多普通用户管理好自己的数字资产,能够让大家去体验区块链这个新技术带来的全新产品和服务。
四年多的时间,区块链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以太坊,它在2016年以世界计算机的愿景出发,在这台世界计算机之上具备了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以太坊作为吸引区块链这块新大陆移民的杀手锏,已经成功吸引了非常多的人才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
在这四年里,我们看到了像ERC20这样的代币标准出现,在2017年我们也看到1C0给这个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刺激,这种方式也给到了很多项目方资金支持,使他们能够去推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发展。然后在2018年ERC721NFT非同质化代币标准也得到了一些实践,像CryptoKitties,包括现在的ENS都是以NFT的方式呈现。再到2019年至今,我们也看到整个DeFi在智能合约之上构建的区块链金融,开放式金融得到了非常长足的发展,整个生态处于一派繁荣的景象,这也是我们今天来探讨的主要话题。
这些区块链技术的演进离不开参与到生态共同建设中的人们,我们称为builder,包括像开发者、研究者、机制设计者等等。区块链允许我们从各方面都能够去以开源开放的方式参与到网络,这也是区块链的魅力所在。它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网络,谁都可以来参与建设。它的整个开源开放的精神,能够让更多的开发者在前人的成果之上去迭代改进。同样,目前区块链非常普及流行的是社区治理的机制,它能够汇集群体智慧,不断地突破创新。从这个角度看,?区块链是真正用技术在推动改变世界?。
这是IOSGVentures整理的以太坊生态全景图,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已经有数百个项目和团队在不同的领域打造这些应用协议和产品。正是因为这些强大的开发者社区,区块链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从另外一个视角:用户。我认为「用户」应该是开发者创造创新的动机,也应该是创造成果的最终目的。因为我们需要通过技术来打造产品,服务到用户,让更多人能够去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一些福利,改变这些人的生活。
从钱包视角看DeFi发展的三大挑战
从钱包视角我们可以更直观看到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契合点或者代沟。所以今天我更多会从钱包的用户视角来看一看区块链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最近蓬勃发展的DeFi所面临的挑战。当然这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说的产品用户体验,它是区块链技术能否主流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挑战一:私钥
私钥本身是一个非常技术性的概念,所以要让普通用户去消化理解私钥的原理和作用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如果他不能很好的理解,也就很难真正能够非常安全地保管好私钥。
但是作为去中心化钱包,imToken始终还是非常坚持通过普及教育,让用户逐渐理解私钥,去理解掌控私钥的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但这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它是技术、安全以及产品体验的一个权衡问题。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我们看到私钥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的类型。比如中心化交易所这种完全托管的方式帮助用户管理私钥,也就是用户的资产是交给第三方保管,这种方式还是会有一系列潜在的黑天鹅事件或风险,所以我们更愿意积极去推动非托管的方式,也就是让用户自己掌控自己的数字资产。
在以太坊生态,我们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尝试,比如智能合约钱包通过把账户和私钥解耦,然后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上呈现账户,让用户管理自己的数字资产,包括可以去设置一系列的控制权限,然后把私钥藏在整个软件端,让用户无感知。当他真的出现了丢失的问题时,也有共管人或者是叫守护人,能够去帮助用户去找回恢复账户的控制权。
还有像TSS的分片技术也在不断实验落地,这个技术现在主要还是在一些大机构上尝试。作为多签共管的方式,TSS是一个更加安全的数字资产管理方案,但是在用户体验上,还需要不断地演进。
挑战二:矿工费
整个DeFi随着流动性挖矿带来了大量用户,推动矿工费不断上涨。我们看到矿工费从几个几十个gwei一直涨到了几百上千,导致一笔交易上链要几十美金的成本,这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不只是成本高,在用户层面还有其他的直观感受,比如说交易打包特别慢,特别是在长时间等待后,如果交易仍然失败,还会导致矿工费成本的浪费。
这个问题的核心点在于整个以太坊网络的吞吐量,是一个关于可拓展性的问题。在解决方案上,短期层面矿工已经做出了一些行动,把原来1000万的GasLimit吞吐量增加到了1300万,但也是杯水车薪,不能起到太大的帮助。以太坊2.0本质上也是为了解决可拓展性的问题,目前Eth2还在推进落地的过程中。相对中期的解决方案是社区的Layer2,这个方案是希望把一些应用和服务迁移到以太坊的Layer2网络上,缓解以太坊Layer1的压力。
除了矿工费成本之外,其实矿工费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门槛。对于新用户而言,如果没有ETH其实是寸步难行的,因为任何一个上链的行为都需要消耗ETH来支付矿工费。
所以现阶段来看,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比如像Meta-Transaction和GasStationNetwork,这些都是通过代付机制,让用户能够在没有ETH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帮他代付矿工费,对应的,用户需要支付自己的其他代币。另外还有GaslessToken这样的新标准出现,让用户能够通过在链下钱包签名授权的方式,让第三方的网络帮助用户去做代币的转账。
在这方面,imToken也阶段性的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矿工费加油站?,希望去帮助我们的用户解决这个门槛问题。通过imToken「浏览」页面的矿工费加油站,用户即使没有ETH,也可以通过这个功能快速将自己的其他代币兑换为ETH,以便后续的链上交易行为。
挑战三:复杂性
我们知道DeFi主要是通过智能合约在链上实现金融工程,这是智能合约带来的一个非常强大的优势。DeFi作为一个开放式无许可的协议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去使用服务,同时任何项目方也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去整合这些协议,来打造新的产品。我们把这样的形式叫做MoneyLego。
以太坊网络里代币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经济激励机制,能够去帮助项目方做冷启动,吸引早期的流动性或者用户。但是在这些协议之间,我们无限地编织组合,必然带来复杂性的问题。
举个例子:用户通过超额抵押的方式,把ETH质押到Maker协议中发行出稳定币Dai,然后把Dai存入到Compound借贷协议获得利息。这时Compound会返给用户cDai,用户还可以把cDai放到像PoolTogether这样的应用里。然后PoolTogether也会返回一个叫poolDai的代币给到用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用户的ETH变成了Dai再到cDai最后到poolDai,涉及到了四个代币,然后这里面涉及到了三个网络协议的组合,所以整体这样的协议组合会带来更大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这样的组合可能会引发一些不易被安全审计所发现的攻击向量,放大了整个系统性的风险。而这个系统的健壮性也变成了一个木桶效应,最弱的协议可能决定了整体的安全等级。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再了解下Yearn,也是一个典型的层层交错的协议组合后的复杂系统。参与其中就像步入迷宫一样。
我觉得这样的复杂性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是望而却步的,因为他可能玩到最后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资产在哪儿,也可能忘了自己曾经在哪个协议做了怎样的授权,未来会给他带来怎样的风险。所以如果DeFi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我们可想而知,它只能服务到少数的专业从业人员。
DeFi最终呈现的状态
在刚才提到的三大挑战之下,DeFi会往哪个方向演进,它最终会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首先还是要解决可拓展性的问题。因为整体网络的负载和扩展能力决定了它未来能够承载的经济体量,以及它未来能够去承载的用户规模。我们看到当前以太坊的业务承载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很多业务在资源的竞争中已经被动地被排挤出去了,或者是主动切换到了别的网络。所以以太坊很早就规划了2.0的计划,希望通过分片扩容的方案解决以太坊Layer1的扩展性问题。关于这个方面,目前主要是以太坊基金会在积极推进。
对于社区而言,最近我们看到非常多的Layer2解决方案,比如像ZK-Rollup,OP-Rollup,Plasma等在积极推进扩容解决方案,也有一些项目已经达到了上主网的里程碑,但是目前还是处于一个技术验证的状态,需要有更多的生态应用和用户迁移到Layer2上。
但是从面向用户的钱包的角度,我们觉得现在整体的发展路径,不管是Layer1还是Layer2,都是一个非常割裂的状态。我们刚才讲到Layer2,它有不同的解决路径,但我们并不知道最终会以怎样的一个技术路径落地,所以未来的整个网络应该是属于各种解决方案并存的一个状态。?对于钱包这样一个面向用户的基础设施,我觉得一定是会在钱包应用这一层去形成这样一个网络的聚合层?。
我们称这一层为?Omnilayer?,在这一层我们希望去解决刚才提到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希望它能够?化解用户账户跟私钥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不同网络、不同链的整个账户间割裂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希望在Omnilayer上能够去化解私钥挑战的问题,也要帮助用户去?解决他使用网络时的费用问题、跟网络交互的效率问题?,还有?参与到网络活动时的复杂性问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得到缓解或者说化解,我们才有希望说能够让更广泛的更主流的这些普通用户去积极拥抱这项新技术,去使用区块链带来的新应用和服务。
所以关于最终呈现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Layer1可能主要来保障底层资产的安全,包括整个数据在链上的状态和最终确定性,然后在Layer2解决可拓展性的问题,让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能够满足普罗大众的日常使用需求。
我们认为目前大部分复杂的DeFi协议不太适用于普通用户,不管它是在Layer1还是在Layer2上去部署,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他们可能只要简单地持有代币就可以了。也就是说DeFi的金融工程最终对普通用户所呈现的状态可能只是一个代币,这个代币是服务的抽象化和对象化,它也是面向用户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Token
代币作为一个最小的经济单元,能够帮助整个DeFi在复杂性危机之下去规避掉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说像预测市场,它也可以去发行一些预测的代币,最近Gnosis就美国大选发行了两个代币,一个叫yestrump,一个叫notrump。所以如果你想猜美国大选的结果,就可以通过购买代币的方式来参与。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用户可以通过代币的方式参与到网络的金融活动中去。
对于用户而言,这种极简的方式对应的状态只有两种,有或没有。「有」这个状态就意味着用户持有代币,有权参与DeFi协议里面的各种服务和应用,或者是把代币转移出去进行交换,要么是换回另一种代币,要么是换了一个商品和服务回来。
所以综合起来,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用户可以在Omnilayer这个网络层以持有代币的方式间接地参与DeFi。这种模式下,它的原生资产非常安全地保管在Layer2上面。DeFi协议或服务提供方在Layer2以warptoken的方式把它发行出来,让用户可以非常简单地持有。同时这些wraptoken也可以在Layer2的网络里非常高效低成本地流转。
今天我带给大家的分享主要是我们在imToken工作过程中对于DeFi未来发展,区块链未来发展的一些猜想,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我们也希望各位区块链生态的参与者,一起来协同创造,然后共同迎接这些挑战。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