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除了 Uniswap,还有哪些 DeFi 协议选择 Arbitrum 扩容?_Bonorum

本文来自哔哔News,原文标题:《Arbitrum抢滩Layer2》,作者:小牛。

5月29日,Uniswap社区以接近100%的支持率通过了「在Arbitrum上部署Uniswapv3」的提案。Uniswap创始人HaydenAdams此前表示,如果提案得到通过,将遵从社区的意愿,在Arbitrum上部署Uniswapv3。

同日,Arbitrum开发团队OffchainLabs宣布已部署以太坊主网测试版ArbitrumOne,向开发者开放,目前有超过250个团队申请接入开发者测试网。

Uniswap部署、超过250个团队申请,Arbitrum的先发优势似乎已经体现出来。

Arbitrum火爆之余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Arbitrum能被市场选择?谁在选择Arbitrum?这场Layer2的实验可能产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Arbitrum能被市场选择?

首先,Arbitrum和Optimism一样,都是基于OptimisticRollup的二层扩容方案。所以如果将Arbitrum和基于ZKRollup的二层扩容方案相比,Arbitrum能够体现OptimisticRollup的优势。

OptimisticRollup拥有Optimistic虚拟机,能够与以太坊虚拟机兼容执行环境,可以支持简单的支付和复杂的智能合约。也就是说理想条件下dApp可以比较轻松地将代码移植到OptimisticRollup上。虽然安全性不及ZKRollup,但选择OptimisticRollup的难度相对较低,短时间内落地可能性更大。

Arbitrum与Optimism相比有以下几点优势。

虽然Arbitrum与Optimism均采用欺诈证明,但Arbitrum采用的是多轮欺诈证明,而Optimism采用的是单轮欺诈证明。两种不同的欺诈证明方式对比,多轮欺诈证明带来两方面的优势。

第一,它只需为一整批交易生成一个状态证明并发布到链上,降低成本。

第二,Layer1区块gas上限不再重要。

第三个优势,Arbitrum完全兼容EVM,支持任何EVM语言。

完全兼容EVM有多重要?dForce创始人民道在朋友圈直言:Optimism没100%兼容EVM是重大战略误判,更别说市场推出时间延后,这些人没搞明白,99.9%兼容和100%不兼容其实是一回事。

第四个优势显而易见,就是上线时间的优势。Optimism主网上线时间推迟到7月,而Arbitrum的主网测试版已经向开发者开放,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Arbitrum而言是抢占市场先机的好机会。DEX作为高频应用,在二层扩容方案上部署的需求日益强烈,Uniswap作为以太坊DEX龙头,其带头作用不容小觑。

谁在选择Arbitrum?

Uniswap

Uniswap社区以接近100%的支持率通过「在Arbitrum上部署Uniswapv3」的提案,根据Uniswap创始人HaydenAdams此前的承诺,在Arbitrum上部署Uniswapv3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Uniswap创始人曾表露过对于OptimisticRollup扩容方案的喜爱,在Uniswapv3上线之前就已经和Optimism团队沟通部署的事宜。根据最近的推文来看,在Optimism部署Uniswapv3的计划并没有改变,而在Arbitrum部署Uniswapv3是遵从社区意愿之举。

SushiSwap

5月31日,SushiSwap官方微博宣布:SushiSwap已在Arbitrum上部署。

SushiSwap在Arbitrum上部署并不意外。

早在今年2月7日,名为「cryto_navi」的社区成员就在SushiSwap论坛发布「在ArbitrumRollup部署SushiSwap」的提案,当时还发起了一项投票,支持率达到89%。

如果说这只是提案,那么5月26日SushiSwap联合创始人0xMaki发布推文「Arbitrum」便是直白的支持。

SushiSwap一直在探索Layer2。

早在3月初,SushiSwapCTO便通过推特透露自己正在考虑Layer2的设计,权衡Rollup方案。

5月初,SushiSwap在Polygon完成部署,并开启流动性挖矿。截至目前,Polygon上运行的SushiSwap锁仓量已达8亿美元,锁仓量在Polygon链上DeFi项目中排名第三。

MCDEX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与期货交易所MCDEX全称MonteCarloDEX,是首个采用Arbitrum扩容方案的项目。MCDEX此前一直在Arbitrum测试网上运行,按计划于5月28日在Arbitrum主网部署MCDEXv3。

MCDEX在今年1月通过Medium发文解释了选择Arbitrum的原因,除了此前提到的多轮交互欺诈证明降低成本、完全兼容EVM之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相较于Optimism,Arbitrum提供更加详细的文档、代码和无许可的测试网。

二是Arbitrum推出的序列器模型允许用户在Layer2上快速确认交易状态。

OKEx

OKEx5月初发布公告称,OKEx正在与Arbitrum合作,将以太坊二层扩容直接带给用户。OKEx将启用其功能,使其用户无需与以太坊的基础层进行交互即可直接存入Arbitrum主网上。在Arbitrum确定主网发布时间的同时,OKEx方面在尽力提升集成速度。

DODO

DODO联合创始人DianeDai在今年2月份发推宣布将在Arbitrum部署DODO。近日PuzzleVentures执行合伙人JerryZhou透露,目前DODO是第一批与Arbitrum合作的项目,很快将在Arbitrum主网上线。

除了上述交易所,Arbitrum于今年1月在测试网上推出ArbitrumRollout,建立Arbitrum测试网上的DeFi生态Demo。

加密做市商Wintermute已向各贷方返还了数亿美元的债务:金色财经消息,加密做市商Wintermute首席运营官Marina Gurevich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在过去几周内向各贷方支付了数亿美元的债务”。Gurevich补充说,加密经纪商Voyager Digital已经收回了对Wintermute的大部分贷款。据《华尔街日报》报道,Voyager以4%至13.5%的利率向Wintermute借出2730万美元。

Voyager以提供丰厚的存款收益而闻名,该公司将这些存款借给大型交易公司,包括Wintermute和Jump Trading等做市商。自对冲基金三箭资本崩盘以来,贷方变得更加保守,提高借贷成本并收回贷款。

Gaevoy补充说,“ Wintermute基本上所有贷款方的未结贷款都被召回了,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基本减少了一半以上”。(The Block)[2022/7/10 2:03:07]

Arbitrum在1月底公布的名单显示,6个外部项目在Arbitrum上开发并参与该DeFidemo。它们分别是:

去中心化交易所Bancor

去中心化拍卖平台Bounce

基于AMM的去中心化交易所BurgerSwap

跨Rollup转账应用HopProtocol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与期货交易所MCDEX

多链、支持治理的AMMSwapr

除此之外,Arbitrum生态内钱包、预言机、工具、浏览器等基础设施的阵容也非常强大。

支持的钱包包括:MetaMask、MathWallet、Formatic、portis、WalletConnect、BurnerWallet。

Arbitrum合作的预言机是Chainlink。虽然目前只有Chainlink一家,但Chainlink在预言机领域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选择Arbitrum。

Arbitrum生态内的工具包括Solidity,Vyper,区块链数据索引项目TheGraph,Web3区块链云基础设施平台Ankr,以太坊开发环境工具Hardhat,区块链数据平台Blocknative,ethers.js,web3.js,Brownie和区块链开发平台Alchemy。

浏览器方面,Arbitrum最近与Etherscan达成合作,Etherscan将为Arbitrum开发浏览器,该浏览器预计将于7月底完成开发。

Arbitrum是一场实验

Layer2现在在哪个阶段?印象最深的回答是丘吉尔的名言: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只是开始的结束。

Layer2赛道发展尚属早期,目前在这条赛道上的扩容方案都是先行者。

由于Optimism主网上线延期,Arbitrum的机会确实来了。很多有部署Layer2网络意愿的团队选择Arbitrum,「超过250个团队」这一数量便可见一斑。

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在Arbitrum网络上部署,未来不免出现一些问题,出现的问题也是这场实验的一部分。

从目前两种扩容方案中不难看出,OptimisticRollup安全性和达成最终性的速度不及ZKRollup。短期之内,落地快是优势,但是从长期来看,OptimisticRollup范畴内的扩容方案仍需优化,才能适应大规模的应用。

目前ArbitrumOne主网测试版仅对开发者开放,这其实是好消息。Arbitrum主网测试版刚刚上线,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开发团队需要在ArbitrumOne上测试,先把项目跑起来。Arbitrum在经历测试网和主网测试版之后,网络性能应该会逐渐趋于平稳高效。另外当众多团队在Arbitrum部署应用后会产生一些经验和新事物,推动整个Layer2赛道的发展。

最后想提醒一下开发团队: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开发团队需要认真权衡各种扩容方案的利弊,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再做决定。另外,Layer2对于高频应用是硬需求。对于低频应用而言,Layer2不是必选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7:49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