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柴犬
原文标题:《数字藏品江湖风起》
数字藏品离规模化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现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却是较为有趣的。
刚过去的一年,数字藏品市场变化极快。
从国际上看,NFT的交易额呈现出爆发增长的局面,例如海外专注于NFT的交易平台Opensea,截至2021年8月,其交易金额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的量级,与之对应的2020年全年数据是不足2000万美元。
从国内情况看,对互联网行业而言风雨飘摇的2021年,各家大厂在诸多未来的不确定性中,仍旧选择了NFT作为一个布局方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数字生活的日益增多,每个人在互联网上产生的大量数字资产如何进行产权确认?图片、代码、域名、商标、程序等等带有隐形价值的无形资产呢?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从技术上确保了通过时间戳来标记产权,且具有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的特性。
但由此又带来新的问题。
MetaMask集成加密货币支付解决方案Banxa:2月7日消息,MetaMask 宣布集成加密货币支付解决方案 Banxa,以简化法定货币到加密货币的入金。[2023/2/8 11:53:15]
在技术支持方面,中国的加密藏品平台均由联盟链提供底层技术支持,并非是去中心化的。这与区块链本质上“去中心化”的设计初衷是背道而驰。
在平台方面,众多公司都在推自己的数字藏品平台,但与国外情况相比,单个平台的成交量仍然非常小,并没有出圈,导致成交量较小。目前并没有头部的平台出现。
在交易模式方面,受限于法律法规以及交易介质,数字藏品的发售仍旧以一级市场为主,?藏家缺乏转让和流通的二级交易市场。
一、2021,数字藏品市场蓬勃萌芽之年
整体来说,国内NFT起步时间较晚,主要以一级市场数字藏品交易为主。以阿里、腾讯、百度等为代表分别布局蚂蚁链、至信链以及超级链等,代表平台包括腾讯幻核、阿里鲸探及NFT中国等。
例如,2021年6月,支付宝在“蚂蚁链粉丝粒”小程序上限量发售两款“敦煌飞天,九色鹿”付款码NFT皮肤。腾讯在2021年8月,由PCG事业部上线NFTAPP幻核并启动“NFT艺术家计划”,未来将出售更多NFT数字艺术商品。
而最近更是每天都有数字藏品上线的消息。
1月6日消息,音乐创作人、摇滚音乐家张楚的未公开数字磁带《山羊》在腾讯音乐“TME数字藏品”限量发行。
2022年1月5日,国内首个网文IP数字藏品《大奉打更人之诸天万界》开启预约,限量2000份,于1月8日正式发售。这是基于腾讯云“至信链”技术协议发行的加密数字商品,是阅文集团入局数字藏品的首期项目。
与此同时,1月5日,B站官方认证号“哔哩哔哩数字藏品”发布一条动态,宣布旗下首款数字艺术头像“鸽德”正式开放报名,全网限量2333个。这意味着B站正式进入了发行数字藏品的大军。
2022年元旦,小米对外发布数字藏品“芯纪元”3D模型,腾讯几乎在同一时间上线了“2021年度·关心画布”数字藏品,OPPO也推出了FindN元宇宙奇旅数字藏品限定礼盒。
2021年12月26日,视觉中国旗下的元视觉官方网站及小程序正式上线。
截至2022年1月4日,元视觉待售数字藏品共14款,包括贾伟《如花在野·花园NO.1》、李舸《矩阵THEMATRIX》、王思博《光绘山海经神兽》系列以及孙略《雪花工场》系列等照片、原画、计算机生成数字影像等各类产品。
商业模式上,元视觉与上游创作者采取分成合作模式,签署授权协议后,经过审核、挑选、排期后将数字作品上线发售,取得销售收入按约定分成比例支付给内容创作者。如果是公司自有内容则无需支付分成。
虽然起步晚于国外,但是过去的一年,数字藏品市场在各家躬身入局之下,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除了大厂之外,电影、电竞、绘画、剧院、博物馆等文娱行业也广泛推出数字藏品。
二、仍是割裂的孤岛:
非“去中心化”的发展
区块链本质是一种开源分布式账本,它是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的核心技术,能高效记录买卖双方的交易,并保证这些记录是可查证且永久保存的。同时,区块链本身具有去中心化、信息透明、无法篡改和安全等特点。
但是在具体应用上,却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情况。几天前,我们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追寻更好的区块链》,核心观点之一是,打造更加绿色、快速以及真正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其实并不容易。与区块链设计者的初衷相悖,目前来看在很多情况下,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极度复杂、能耗巨大,并且与通常认知不同,事实上是中心化的。
就国内的数字藏品市场而言,仍旧是各家的“跑马圈地”运动。尤其在技术层面看,国内的加密藏品平台均由联盟链提供底层技术支持:如蚂蚁链为支付宝、阿里平台的数字藏品提供技术支持;腾讯至信链为幻核提供技术支持;京东智臻链为灵稀提供技术支持,京东智臻链、蚂蚁旗下蚂蚁链、腾讯至信链均属于许可制区块链网络。
从技术上看,联盟链和公链的最大的区别就是联盟链是有准入门槛的,不是任何人想参与就能参与的。联盟的组成成员都是事先定好的。所以说联盟链基本上属于中心化,或者至少是半中心化的。
而此前提到的Opensea则是支持基于主流公有链的加密资产。Opensea是部署在以太坊上的项目,需要用户提前准备好一个以太坊钱包且准备以太币作为手续费。Opensea支持包括ETH、WHALE、RARI、WETH、USDC、DAI等代币支付。
但以上代币在国内并不是被官方认可的交易介质。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发布防范虚拟货币炒作风险的通知,文件明确了虚拟货币和相关业务活动本质属性: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
也就是说,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具有非货币当局发行、使用加密技术及分布式账户或类似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等主要特点,不具有法偿性,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综上,国内的数字藏品交易不同于海外:首先,更多作为平台现有产品或者服务的创新或者延伸;其次,主要是以收藏和自我观赏的用途为主,缺乏可流通的二级市场;第三,交易货币是人民币,而非虚拟货币,因此也与海外的数字藏品市场不可互通。
三、数字藏品的积极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对各个行业带来的效率提升是不可否认的。但在艺术收藏品市场,因为产品具有非标准化、稀缺性的特点,所以与其他日常产品相比,交易频次较低,线上化程度也不高。
一般来说,对于低频交易的商品,中介在撮合买家和卖家成交中起到的作用也越大,因此也存在较高的交易费用。
从此前电商平台在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商模式的兴起对零售业态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尤其是提升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在具体的价格表现上,就是商品售价的降低——因为互联网平台直接对接了买家和卖家,交易的实时性和便利性让中间商的利润逐渐趋于零。
而在其他零售商品上发生过的故事,是否会在数字藏品市场,或者说更大的收藏品市场重演?
不可否认,与传统的艺术收藏不同,数字藏品自有其特殊性。数字藏品/NFT在区块链的基础上赋予数字文件独特的标识和元数据,可以将它们彼此区分开来。
在技术环节,每个数字藏品都存储在区块链上,创建一个不可变的记录,其中包含有关代币创建、销售、数字藏品与特定数字资产的关联以及拥有或使用数字资产的许可范围的信息。基于数字藏品的特性,数字藏品可以用于艺术、游戏、时尚、供应链、房地产、媒体、娱乐、体育、公益等场景。
从目前数字藏品的来源看,有中青年艺术家与平台联合发售的数字艺术作品、也有IP的衍生品发售等形式。艺术价值取决于艺术家的数字原生创作的能力,也取决于新一代消费者对数字藏品的认可程度。
如果未来直销电商平台成为了数字藏品的主要交易场所,那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此前艺术品消费高昂的中介费会消失,艺术品价格会走低,更多的人会进入艺术消费品的市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区块链NFT的发展帮助了很多年轻人进行艺术表达,让更多人看见他们的作品,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市场对年轻艺术家的价值发现,应该被支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