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区块链应用正在画一个更大的圆_加密货币最新消息

“如果区块链这么大”,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蚂蚁链展位的工作人员用双手在笔者面前比划了一个圆圈。“那么,蚂蚁链这么大!”他顺势比划了更大的一个圆圈。

见笔者一脸疑惑,他笑着解释说,区块链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信任问题,在它的外围其实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保证信任体系的健康与完整。

他进一步解释说,数据在上链之前,需要有相关部门验证或机构认证,然后才能上链,不是什么数据都能上链进跑道;在数据上链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接口、字段的兼容可用,以及数据的完整性;数据上链之后,需要保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信息的顺利流通……

“整体下来,还需要考虑硬件存储、加密、上云、隐私计算等一系列的软硬件支持,才可以保证区块链的可信与可用。目前,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跨境贸易。”他补充道。

娄底市委副书记:应用区块链创新解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难题:娄底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懿文在研究应用区块链技术加大信贷投放有关工作时强调,要加强区块链金融领域应用,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的难题。杨懿文指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娄底相关部门要聚焦金融领域,推动区块链技术与金融服务、信息技术以及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的“三难”问题。要加强区块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好投融资服务平台,加强政银企对接力度,积极提供担保、小贷等地方金融机构信息。(娄底新闻网)[2021/3/29 19:24:57]

以往,我们在理解区块链技术时,总以“去中心化”来描绘它的信任宇宙。现在看来,我们只看到了区块链的冰山一角,其实,区块链外围还有更大的空间需要探索。

蔡鄂生:资产数字化是数字货币能否提高金融服务实体效率的关键:10月21日,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CF40常务理事会副主席、原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表示,资产数字化是下阶段金融科技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当前数字现金逐步被大家广泛接受,我国的数字货币已正式投入试点使用,然而资产数字化发展步伐滞后于数字货币化,资产数字化技术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需要解决的难点。从应用场景上来看,资产数字化与数字货币化相辅相成,资产数字化是数字货币能否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关键。(新京报贝壳财经)[2020/10/21]

而随着链圈从业者,特别是银行业链圈的研究和探索的深入,我们对区块链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

声音 | 刘斌:区块链3.0讲的是服务实体经济:浦东改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表示,区块链3.0讲的是服务实体经济,与高层讲话是一以贯之的。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四大路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重塑流程与推动数字化,制造业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数据交易等是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较好应用方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涉及以下五方面:提高吞吐量与性能、强化标准与互操作、监管支持、联盟的合作与支持,降低复杂性与成本。[2018/10/19]

比如,在一直备受争议的“去中心化”问题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2021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表示,“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管理上的去中心化,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大家往往把去中心化理解错了,大家经常在计算机里面强调分布式,但是分布式也是一种可管理的分布式,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也应该是可管理的分布式架构。”

金色财经独家分析 责任意识决定金融监管谨慎当先 服务实体经济是根本目标:今日博鳌论坛上央行易纲谈及虚拟货币时强调“谨慎”二字,同时指出了“回避有一些可能的负面的影响,使得数字货币能够更好的为经济服务,这里也包括区块链技术,也包括金融科技。整体来讲我们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发挥数字货币它的正能量和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色财经的独家分析,“脱虚向实”的方向不变,监管尺度如何拿捏,都应谨慎,避免草率。当前,加密货币等在全球范围内都尚未充分地与实体经济互动,缺乏支持大规模实体经济的技术条件和现实基础,整体还比较“虚”,不确定因素影响颇多。早先,易刚已经谈及“坚决取缔非法金融活动”,周小川此前也曾谈及对数字货币的看法。金色财经认为:第一,由于区块链新兴,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新的领域更容易随波逐流,极易形成系统性风险,而去中心化的特点也使得以往政府“救市”变得困难;第二,中国经济体量大,金融服务需求强烈,对于世界来讲举足轻重,金融政策更需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支撑;同时,保持着强有力的连续性一向是我国政策的优势和特点,为了不走弯路,政策更应谨慎。

相反,作为对比,政策的不谨慎确实已经造成麻烦和反复。今日据日经新闻报道,在昨日召开的日本虚拟货币研讨会上,众多参会人员均提出了应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对虚拟货币市场的监管力度的建议。过往因为对市场发展状况估算有误,政策过宽,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风险的滋生。此前一直“政策环境好”的日本也已经加强了对数字货币的审查,放开之后还是要进行收紧,政策制定欠缺谨慎,政策反复也不利于产业的发展。[2018/4/11]

所谓“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管理上的去中心化”,也是上文提到的,数据在上链之前需要相关部门做认证或验证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也包括后续其他流程的管理。

理解和认知的深入之后,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有具体落地的应用吗?

有。

近年来,银行已经在区块链技术上有了成熟的应用。从部分案例来看,这些区块链应用可以让金融更务实,让技术更落地,可以直接服务实体经济。

2019年9月,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同时上线扩容升级后的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该平台统一了银行间的福费廷业务协议,并推出了《区块链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主协议》。

第二年的8月,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与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正式签署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合作协议,使得该平台正式成为行业平台。

另据中国电子银行网报道,2020年1月13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完成首笔跨区块链平台福费廷交易。

这一交易完成的意义在于,银行之间实现了不同区块链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扩大了信息的共享范围,进一步提升了银行间福费廷交易的处理效率,为国内银行业区块链的跨链合作作出了积极探索。

是年10月28日,汇丰银行也宣布,该行与交通银行通过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完成了一笔福费廷跨行交易,这是外资银行通过该平台完成的首笔此类交易。

除了福费廷,我们更为期望的是,银行能通过区块链技术,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有所作为。

用中国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正局级监事陈伟钢在“2021数字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的话说,“未来区块链技术将在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赋能实体经济,要发挥区块链技术在深化融合应用、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数据共享方面的作用;二是提升公共服务,在推动应用创新、政务服务、存证取证、智慧城市方面持续发力。”

“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公共服务”,区块链技术应用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当属我国央行的“征信链”。

据央行介绍,“征信链”依托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指导地方征信平台和市场化征信机构,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试点建立“征信链”,实现跨区域、跨系统、多维度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互通,助力银企融资对接,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

据称,“征信链”是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和加密技术,在保证各自信用信息真实性的同时,构建一个低成本、自主可控的去中心化数字信用共享生态,形成跨越多个金融领域的信用风险及信息交易管理平台。为银行、保险、基金、小额信贷等金融领域业务和金融交易提供信用记录、信用分析、信用评级、交易撮合、风险预警等高质量征信服务。

不管是银行间的福费廷还是央行的“征信链”,我国银行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了实质性突破。

总之,无论是认知,还是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应用,银行都已突破区块链技术原有的宇宙限制,朝着更为落地和务实的方向迈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2:34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