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社交媒体放大非理性 却让加密市场变得可预测_ENS

金融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和理性人假设,所以很多对于市场的分析都是基于数学模型以及宏观经济来分析。

这种分析比较适合进行超长周期的价值投资,但短期市场往往反复无常,尤其是在情绪驱动的加密市场。

本文将讨论社交媒体和新闻如何放大下跌信号引起的情绪。

FOMO——懒惰投资者太多

今年的加密市场让投资者的情绪达到顶峰,不过现在的价格并不是在顶峰,而是有所回落。

虽然在牛市期间出现20%至30%的强劲修正很正常,但依然无法确定这种下跌是修正,还是说崩盘。

导致市场下跌的原因有很多种,流动性收紧、监管政策趋严、黑客盗币等都有可能引发大跌,社会媒体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最近负面消息越来越多。比如中国、土耳其等国家先后发出了加密货币禁令,埃隆·马斯克表示比特币挖矿对环境污染太大,各种消息都能导致比特币的价格下跌。

但是,为什么加密市场会对这些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内容反应如此强烈?

我们来区分加密世界中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首先是早期投资者,对他们而言加密货币的价格大幅波动没什么,因为经历过太多次了。

其次是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投资公司、银行PayPal和谷歌等机构都开始带着大额资金进入市场,本轮牛市就是由机构投资者开启的。

重点是懒惰的投资者——他们希望能从暴涨的加密货币中迅速获利,他们会根据社交圈中某人的建议而决定投资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FOMO现象,对错过的恐惧取代了理性思考,然后盲目地介入。

这些投资者几乎没有做任何分析,只是为了钱,他们对区块链的技术发展、BTC价格历史和投资策略统统知之甚少。

因为这种投资者太多了,所以他们使用相同投资策略的机会增加了,这也就增加了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

当恐惧盛行时,投资策略就会被遗忘,高买低卖追涨杀跌。

市场心理周期——可预期

所以加密市场周期除了考虑外部性因素,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才是真正市场波动的第一推动力——他们在贪婪和恐惧之间摇摆,很少吸取教训。

当然还有一点往往被外界忽视,那就是加密世界缺乏客观信息(比如像证券交易所那样的年度报告),价值是由供需、潜力、开发团队、猜测、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决定。

懒惰的投资者们会倾向于从众并寻求确认,如果看到其他人都这样做,就推断该资产一定很好。比如不少人先是对埃隆·马斯克抱有盲目的信心而投资BTC,然后又会因为负面推文而抛售。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投资者缺乏知识和经验。

然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通过巨大的影响力放大了从众行为,比如他们在社交媒体中寻找观点一致的人,尤其是拥有数百万追随者的有影响力的人,最后反复强化某一种简单的观点并深信不疑。

这也反过来说,让投资者的行为变得可预测,你只需要保持冷静,做一个与羊群相反的投资策略即可。

来源:Medium

作者:MOS DeFi

翻译:北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5:61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