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联区块链分会专家委主任、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以《双循环背景下的全球供应链机遇与挑战》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他表示产业链实际上是一种产业方式,供应链是产业管理集成,价值链是我们从增值的角度上看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过程。
物流是双循环的一个实现手段的话,那么供应链是什么?我觉得供应链是双循环实现的一种过程。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是“三位一体”,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一个过程,所以说产业链实际上是一种产业方式,供应链是产业管理集成,价值链是从增值的角度上看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过程。
从双循环的角度来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讲的是内需拉动的问题,国际和国内双循环并不是说我们关起门来自己做这件事情,更需要的和全球经济有更多的关联,以大的内需、超大的经济体去拉动,带动我们参与国际的供应链过程。
刘鹤副总理前一段时间专门就双循环写的一篇文章,我关注到的是关于要素、环节、效率和安全,这些都是跟供应链基本的管理哲学吻合的,所以供应链在整个双循环的过程里面应该是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元宇宙项目PINS将上线LBank创新区:据官方消息,LBank于今日结束了其PINS Network项目的初始交易所募资。此次募资从34,587名参与者中筹集51,556,343 USDT的总投入。PINS将于9月1日14点(UTC+8)上线LBank创新区并开启交易。
PINs是一个内容社交网络,利用多角色扮演创建情节驱动的元宇宙,并为社区带来历史和文化属性。[2023/8/31 13:09:09]
今天,我们再看一看现在疫情之下全球物流供应链面临着哪些挑战或者机遇,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疫情改变了什么?用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话来讲,他说疫情将世界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疫情前的世界,一个是疫情后的世界。目前运费在急剧的上涨,一箱集装箱是一箱难求,难道全球经济已经恢复了吗?疫情的影响还有没有呢?我觉得按照目前的一些现状去判定疫情对整个全球经济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疫情改变了供应链运作的一些基本哲学,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供应链做的所有事情都为了成本和效率,要零库存,要单一供应商,要加快现金流转。贸易战之后,大家意识到供应链安全的问题;疫情之后大家意识到供应链韧性问题,从简单的追求成本和效率到现在注重安全和韧性,这样一种哲学的改变,可能会贯穿在“十四五”期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当然并不是说供应链的基本效率和成本原则不再起作用,只不过在这样一个基本原则之上可能要多花一点时间和金钱去关注韧性和安全问题。
最近MIT著名教授尤西·谢费刚刚上个月上线一本新书在kindle上面,叫《新常态》,这是我翻译的,新冠疫情代表着供应链前所未有的机遇,供应链在全球危机中将继续服务人类,也会在这个世界谋划新的未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再看一看疫情给供应链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可能大家都会关注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反弹,或者有一个V型反转,很可能中国会成为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大经济体。
从全球的情况来看,尤其美国疫情还在非常快速的发展中,虽然现在疫苗已经出来了,看到了一些曙光,但是我觉得疫情之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所以从全球贸易的交易额来说已经看到了目前整个交易订单萎缩的趋势,按照世界经济论坛的预测,全球经济的反弹在2021年才会出现。所以说疫情之后的影响现在还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因为它需要一个传导机制。
如果说美国有4400万人申请失业救济金,这种救济和社保的影响在短的时间之内看不出来,它会传递到什么呢?传递到信用卡的消费、房地产的按揭,再传递到整个金融体系之中,所以说疫情之后的影响还完全没有出现。
对于供应链的挑战来说,大家意识到任何一个供应链要素的缺失和单一环节的断裂都会造成整个体系的“停摆”,比如说手机的芯片、汽车的电子芯片,它整个是供应链流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对任何一个已知供应商,都有一个备选供应商,这是供应链管理流程标准的最低要求,在今天看来很多行业、很多企业并没有这样的最低要求。
疫情实际上是打破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那么挑战最大的是什么?按照DHL最新出版的报告来说,供给端的影响是最大的。
从整个运输方式来说,海运和空运的影响是最大的。现在海运运力的短缺是跟疫情期间封存的运力和季节性需求之间的瞬间爆发所产生的剪刀差造成的,并不是说这种情况是长期的状况。
供应链的一个挑战是对需求预测的重要性提高了,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对所有的供应链绩效来说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如果需求预测不准确的话,会对整个生产和库存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全球供应链的新挑战是一方面要维持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效率,另一方面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到供应链的风险和韧性的建设。疫情之后大家认识到断裂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常态,在过去五年里面,我每年去参加全球供应链大会的时候,讨论最多的是台风、罢工这些天灾人祸对供应链的影响,但没想到突然间出来一个新冠疫情,彻底颠覆了供应链的运作模式。
所以说一个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建立供应链的风险防范体系,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可以把这个风险分成四个阶段,首先供应链断裂的前期,要有一个预测和预警,临近这个断裂点的时候,还有一点点能够缓冲的机会,其次到了这个缓冲期,实际上是用库存在生产,我们要做的是建立早期的预警能力,将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化解掉。理想的状况实际上我们在所有的疫情和灾害面前能够保持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假如不能保持供应链的可持续性,我们希望供应链受疫情和灾害的影响冲击是小的,时间是短的,所以说供应链的韧性是存在于两个方面的维度,一个是抗打击能力,一个是灾后恢复能力。
供应链韧性的建设是要用好两个杠杆,一个是能够早期的预警能力,在疫情、灾害发生之前有风险评估能力或者是有预警能力,另一个是在灾害发生之后,要有灾后恢复能力和供应链可持续能力。
从机会上来说,任何危都有机,就像刚才尤西讲到危机代表着供应链前所未有的机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机会是技术应用的步伐加快了,我们说技术是生产力,技术是一种效率,什么样的技术应用加快了呢?今年美国的物流年报就总结了这样六个关键技术,一个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另外一个是物联网和5G,第三个是AR和V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第四个是机器人,第五个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区块链,第六个是可再生能源,这些技术都有企业在应用,都会对供应链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以前讲供应链的数字化,实际上是在一个线性的角度来说,现在看来数字化的应用不仅仅在应用所有的流程,实际上是改变了供应链运作的模型,所以现在看到在完整的供应链数字化时代,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流程形成一些定型的模型。
在大数据快速应用和算法、人工智能应用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供应链进入到了一个认知型的阶段,认知型的阶段是让供应链有学习能力,有自我感知能力,它可以兼顾协同性、创造性、一致性、可控性、感知性,而且要以低的成本和用户为中心。我们看到这个现实是什么呢?整个供应链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强大的技术支撑之下会有自我感知、自我学习和自我验证。
我也参加了一些国际论坛,看到了供应链应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柜在疫情的推动之下有了非常快的实质进展,全过程的可视和非接触性是一个新的常态,实际上疫情给了技术应用加速的机会,深圳已经成了全球第一个5G城市,将会带来整个供应链运作的效率改变,我们会更多地发现实时监控在5G的支撑之下在最后一公里的应用。
再看看区块链的问题,最近这几天大家每天看新闻和微信都会关注到哪个城市冷链又出了问题,如果能够在所有的过程里面用区块链的溯源体系的话,我们不仅知道谁扫了这个条码,这个冷链经过了谁的手上,还可以把所有的交易环节、物流动态的过程非常准确地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精准地追溯这个过程,所以目前技术应用的速度还没有赶上现实所要求的速度。
我们希望区块链在整个供应链上能够实现完整的全流程的应用,虽然从近两年我们总结收集到的这些案例发现中国的区块链产业应用场景已经十分丰富,但是从供应链流程的角度来说,从供应链的研发、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回收的过程中,还没有实现全流程的应用。
当然区块链作为一个底层技术,它跟AR和VR的连接,跟机器学习的深度融合,可能是将来更有潜力的一些发展领域,当你你看到了一个视频,你会知道谁看了这个视频,谁的知识产权,同时解决了消费和付费的问题,所以区块链会改变物联网的一些底层规则。
总结起来,疫情在对整个供应链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应用的机会。我们说危中有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非常强健的体魄,病攻击的是弱者,老年人和体质不好的人、免疫力低的人,这个游戏规则同样适用于企业,如果一个企业是不健康的,现金流是有问题的,那么很可能在冲击中会率先倒下去,所以疫情给我们最大的挑战是学习的速度和学习的效率,我们有多块的能力和时间把需要解决的技术装到自己的脑子里,装到企业里。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