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数字人民币会掌握用户信息吗?会侵犯个人隐私吗?_888币ship

随着数字人民币升温,近期关于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的讨论也比较多。有人担心央行掌握用户交易信息,侵犯用户隐私;也有人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匿名特性将导致数字人民币成为犯罪工具。

数字人民币试点之后势必会走入寻常百姓家,是否会侵犯个人隐私就成为普通人关心的问题,但其实这个问题可能过虑了。

数字人民币的基础技术是区块链,拥有“可控匿名”性。何为“可控匿名”?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功能已上线美团App:1月17日消息,据相关页面信息显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功能已上线美团 App。目前的使用场景为:在美团下单使用约定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智能合约将自动识别订单中的信息,订单中的商户/商品名称若包含“关键词”,系统将自动触发智能合约,瓜分每日 8888 元红包,红包发放至约定钱包中。[2023/1/17 11:16:00]

央行数研所专家指出,“可控匿名的第一层含义,是匿名,就是要满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隐私保护的需求。”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小额匿名。数字人民币钱包采用分级分类的设计,在满足公众合理隐私保护需求同时,防范大额可疑交易风险。

范一飞:央行高度重视数字人民币体系的安全及隐私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央行高度重视数字人民币体系的安全及隐私问题,把依法合规和安全便捷作为最重要的两个设计原则,贯穿数字人民币设计框架的各个层面。在安全性方面,范一飞介绍,一是规范数字人民币及相关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维操作流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管理,实现不可重复花费、不可非法复制和伪造、交易不可篡改和抗抵赖等特性,初步建成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二是初步完成构建多层次联防联控安全运营体系,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注重加强实战训练,为数字人民币提供常态化的安全保障支持工作。三是研究新安全技术提升数字人民币安全水平,引入分布式数字身份、零信任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强化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技术措施。在隐私性方面,数字人民币体系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同时,央行也将防范数字人民币被用于电信、网络、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相关交易符合反等要求。范一飞介绍,数字人民币体系收集交易信息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过度收集,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不提供给第三方或其他政府部门。央行内部对数字人民币相关信息设置“防火墙”,通过专人管理、业务隔离等制度安排,严格落实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管理,禁止任意查询、使用。(经济日报)[2021/7/20 1:03:45]

简单来说,可控匿名就是要先设立匿名钱包,仅用手机号就可以开立,当然这类钱包的余额和每日交易限额也最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在进行大额支付前,先得升级钱包。支付限额越高,钱包匿名度就会越低,如此达到可控匿名。

央行:考虑条件成熟时数字人民币用于跨境支付:4月1日消息,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数字人民币将主要用于国内零售支付,此前已在国内多个试点地区进行测试,测试场景越来越丰富,也考虑在条件成熟时、顺应市场需求用于跨境支付交易,这也是可以实现的。(财联社)[2021/4/1 19:37:25]

数字人民币甚至比现有的移动支付更能实现匿名,目前的支付工具,无论是银行卡还是微信、支付宝,都是与银行账户体系绑定的,银行开户是实名制,无法满足匿名诉求。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反而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

此外,有人担心央行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查手机号,来获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对此,专家表示,这在法律上行不通。

“可控匿名”的第二层含义强调可控,合理的匿名需求需要保证,但如果只考虑匿名,则不利于打击犯罪活动,要在中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所以数字人民币强调以风险可控为前提的有限匿名。

为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各国中央银行、国际组织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特性时均将防范风险作为重要前提,数字人民币也该这样。

上面提到,用手机号开立匿名钱包之后,央行其实并不掌握用户真实身份。那它怎么做到防止犯罪呢?

这时候就要利用到大数据分析,所有的证据都显示某个用户在进行电信,那这个人的真实身份就需要把证据线索提交给有权机关,由执法部门依法去电信运营商、银行那里调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

所以,光强调对老百姓的隐私保护,而忽略了数字人民币对犯罪的打击能力、或者说由于过于强调匿名导致打击犯罪的成本极高,数字人民币可能沦为违法工具。

总的来说,数字人民币采取“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设计,是希望让老百姓安心,如果发生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电信,能够帮助老百姓把钱追回来,守护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6: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