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思考业务和治理的契合度: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启去中心化治理?_WEB4币

作者:ChrisAhn

来源:HaunVentures

创业公司痴迷于如何实现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和业务模式的契合,但他们很少讨论业务和治理的契合。Web3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这个以前被忽视的概念的注意——某些治理模型更适合于特定的项目。

对于非加密原生项目来说,选择正确的治理模型相对简单,因为大家都知道需要权衡。即使是非专家也能回答一个项目是公有还是私有,是营利还是非营利。对于加密原生项目,决策更加复杂,因为他们必须考虑一个新轴心: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治理允许任何人在不获得中央权威机构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贡献。与历史治理参数一样,去中心化也有明显的权衡。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它是一个可以使一些——但不是所有web3项目受益的工具。Web3的创始人应该权衡他们的项目是否可能从去中心化的治理中受益。

历史的治理模型

从历史上看,治理决策基于两方面的考虑:营利与非营利、公共与私有。

经济日报:“元宇宙”越热 越需要冷静:11月28日消息,经济日报发文称,除了技术远未成熟的风险,元宇宙还存在很多其他风险。以算法为基础的虚拟世界可能会让人类过于沉迷,令现实社会陷入衰败堕落。现实中,未来技术成熟后,元宇宙的构建和治理显然也将遇到大量社会伦理、法治等难题,不确定风险极高。中小投资者如果想跟风投资元宇宙,犹如刀口舔血,风险大、获利难。实未至、名先行、利难得。对于大众来说,元宇宙越热,越需要冷静![2021/11/28 12:37:35]

苹果等以营利为目的的上市公司拥有分散的股东基础,这些股东选举出董事会,并由其管理。

像富达这样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公司,股东基础比较集中,而且历来都是家族所有。

公立大学和医院等公共非营利实体由一个董事会管理,其中50%以上的董事必须不隶属于该组织。此外,利润不能在组织之外分配。

像盖茨基金会(GatesFoundation)这样的私人非营利实体通常有有限数量的捐赠者,不需要有外部董事。

声音 | 经济日报:重点发展区块链等核心数字化产业:2月18日,经济日报刊文《发展壮大数字经济的现实路径》。文章表示,对于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找到发展壮大数字经济的现实路径。全方位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强化科技支撑。发展数字经济,实现产业融合,技术创新是关键。国家层面要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前者要重点发展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核心数字化产业。此外,应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做好制度方面的统筹安排。推动技术创新,通过减税降费、专利保护、专项融资等激励政策,调动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大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重点领域的研发投入。[2020/2/18]

这些历史治理模型最显著的特点是,人们只能通过适当的权限(通常是通过雇佣)进行贡献。除了开源项目(通常不像正式的组织那样运作),不可能有人简单地为项目做出贡献。要为苹果、富达、大学或盖茨基金会做出贡献(也就是工作),你必须首先成为一名员工,努力工作获得信任。

声音 | 经济日报:合理探索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司法中的运用潜力:《经济日报》今日发表题为“以法治方式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评论文章。文中表示,以法治方式推动建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方面,各国应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享、兼容并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共同应对互联网时代挑战,努力推动形成互联网领域的国际规则,推进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维护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可信赖的司法体系,合理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司法中的运用潜力,提供智能、普惠、便捷的司法服务;遵循科技伦理和司法伦理,适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和虚拟财产权利,维护公平公正、有效竞争的经济秩序。尤其是依据各国国内法及其参加或缔结的国际公约,在职权范围内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明确企业、组织及用户的行为规范和权利边界,避免信息滥用,为所有用户营造安全的互联网环境。[2019/12/10]

2018年,当MakerDAO决定举行首次公开的MKR投票时,它开启了一场去中心化治理的实验。从那时起,web3中一些最突出的项目都采用了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包括Uniswap(74亿美元)、Compound(5.21亿美元)、Aave(14亿美元)、Curve(41亿美元)和dYdX(20亿美元)。仅这5个项目就占了超过150亿美元的完全稀释市值(截至2022年7月25日)。未来还会出现许多更有价值的去中心化项目。

声音 | 段新星:看到有价值的场景时思考如何用区块链去更好地打造才是正确的:Bytom创始人段新星在“区块链平昌论坛2019(Blockchain Pyeongchang Forum, BPF2019)”的圆桌论坛上表示,在投机和炒作层面区块链处于熊市,但是在区块链应用层面仍然在向前发展。同时,他指出,不能像拿着锤子砸钉子一样,把区块链强加于所有项目,而应该在看到有价值、有意义的场景时,思考如何用区块链去更好地打造才是正确的。只有做到这点,离区块链下一次爆发也就不远了。[2019/1/28]

业务和治理契合的重要性

选择正确的治理模式对创始人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决定,因为合适的模式可以作为战略优势。治理传达了关于组织的两个关键信号:

承诺。当企业选择治理模型时,它传达了组织的目标。想想FacebookMessenger和Signal之间的区别。Signal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地位加强了其用户至上、保护隐私的价值主张,因为它显然没有别有用心。许多用户因此信任和忠诚于Signal。即使在功能上势均力敌、网络效应强大的情况下,FacebookMessenger无法与Signal竞争的一个方面就是使命。

甲子光年创始人:区块链送给2018年最好的礼物,是人们开始思考了:近日,50多位行业领袖共同出席了甲子光年在北京举行的“2018‘中国区块链第一辩’暨行业领袖峰会”。在峰会上,王小川、Andy Tian和姜孟君(笨总)首次在大规模公开场合发声谈论区块链。 甲子光创始人张一甲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包围的时代。行业发展正走到了“正本清源”的关键节点,真正拥有资源的人开始腾挪出时间,认真审视区块链。“人们开始思考了,这应该是区块链送给2018年最好的礼物。”[2018/3/31]

决策。每个治理模型都带有自己的决策框架,该框架决定了谁在哪个级别上进行决策。例如,上市公司最终向代表更广泛股东基础的董事会负责,而私人机构则向多数股东负责。董事会会议上做出的决策往往是高层决策,而执行董事会制定的高层方向的战略和战术决策则留给员工。

为什么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一种独特的治理机制,因为它会邀请任何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贡献。打个比方,为什么一个组织想要更多的名厨出现在厨房里,哪怕这可能会减慢甚至有时会使其停滞不前呢?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框架,去中心化传达了以下信息:

承诺。它标志着最大限度地与组织的用户社区保持一致的愿望。在历史的治理结构中,用户在不成为员工的情况下对项目的最大贡献是通过在指定的渠道提供产品反馈,或者通过对特定的股东决议进行投票。由于去中心化的治理邀请任何人作出贡献,去中心化的项目协调一致地直接让社区参与到他们发展什么以及如何发展中来。

决策。去中心化的治理将决策和执行权移交给每个级别的社区。社区通过对提案进行投票来决定实施哪些更改。它还可以提出并执行改进,包括详细的产品改进,在另外的情况下这些改进本来掌握在员工手中。

在许多方面,去中心化治理的情况类似于公共无权限数据库(例如区块链)的情况。尽管后者比中心化的方式更慢,成本更高,但有一个方面——无许可参与——是独一无二的,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价值主张,这在以前是绝无可能。

对去中心化治理最常见的批评是,更多的参与者意味着更低效的组织。这种批评无疑是正确的。一个有5个决策者的组织有10个可能的沟通渠道,而一个有100个决策者的组织(增加20倍)有4950个渠道(增加495倍)。随着人数的增加,让人们达成一致的负担会成倍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在上,独裁比民主更快地做出决定,而在业务上,私营公司比上市公司更灵活。

证明去中心化治理的一种方法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优化多元化视角的组织是否值得与优化快速决策的组织竞争?对于那些有幸生活在民主国家的人来说,这种类比应该会产生共鸣。有时优化的轴不是速度或成本,而是广泛的代表性。这样做可以产生比仅仅为了速度而构建的项目更持久和更有价值的结果。

选择去中心化治理

就像不是每个营利性组织都渴望上市一样,不是每个web3项目都需要去中心化。这种治理机制代表战略优势的组织是协议。协议是可靠的中立项目,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为用户解决相同的需求。协议有三个特点:

可靠性。当产品希望利用协议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可靠性。这个协议能像今天一样可靠地在100年后达到我所需要的目的吗?我对潜在的变化有任何输入吗?对于协议来说,选择去中心化的治理表明,它打算最大限度地与那些希望在其上构建产品的人保持一致,并为这些构建者在协议的开发中拥有发言权提供了直接的途径。

小的产品表面积。协议被设计为其他产品可以利用的最低公分母抽象。因此,它们往往具有较小的产品表面积。这对于去中心化的治理是可取的,因为这样的决策已经很复杂了,只有单一的产品特性;额外的产品表面积使决策变得更加复杂。

标准化。协议的一个成功状态是成为具有网络效应的标准。每一个建立在协议上的增量产品都会使下一个协议更有价值。去中心化治理通过提供可以直接参与其中的产品来说服其他人加入,从而帮助协议成为标准。

此外,去中心化不是一种二元选择,而是一种浮动的尺度。协议应该选择在战略上对它们合适的去中心化程度,因为它在执行复杂性方面具有明确的权衡。这可以通过决定什么级别的决策将与社区和预先定义的(有时是选举的)团队共存来实现。

这可能是有争议的,但非协议web3项目可能会发现去中心化的治理没有用。作为非协议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增长。通过为更多的用户和不同的用例提供附加的产品功能实现增长。因此,产品的表面积将变得更大,最终不合理地管理许多决策者。

迈向模块化的未来

选择正确的治理机制对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一种战略优势,决定去中心化也不例外。现在,协议代表了利用去中心化治理优势的最佳项目类型。

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模块化的去中心化协议块将与独立的应用程序一起存在。这个平行宇宙很难创造,而且到处都是失败的原型。但是,参与其中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实验——一个由社区为社区构建的替代方案,并且最大程度地与用户的兴趣相一致。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15:185ms